【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编纂“数字大典”
  作者:朱妍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5 | 点击数:3737
 


  2011年8月的一天,在内蒙古阿拉善大草原上,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家级传承人奥·额日格吉德玛和往常一样,为慕名而来的客人演唱。而不同的是,她需要佩戴一些“仪器”,冰冷的触感令她略感不适。但作为一名优秀的长调民歌演唱者,表演时的愉悦与激情很快便占据了她的注意力,随着悠扬的曲调,她把众人带进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意境中。

  与此同时,另一行人正围着临时搭建起的田野语音实验平台忙碌着,他们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江平的团队。该团队对演唱着的奥·额日格吉德玛采集各种信号。日后,这些数据将在“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基础理论研究”中派上用场。

  口传文化技艺传承面临困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有着丰富的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那些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的交际功能日渐衰退。有声语言、口传文化等宝贵的民族财富正处于濒危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尹虎彬表示,我国口传文化消亡现象非常普遍。“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有许多长篇叙事诗的吟唱艺人,但近20年,吟唱艺人的数量大量减少。能传承这些民族宝贵遗产的艺术家不多了。”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的口传文化技艺,能原汁原味传承下来的非常少。一方面,传承人少且年龄偏大;另一方面,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即使学习了本民族的技艺,但在理解和传承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所以,一些独特的口传文化就在这种悄然改变中消失了。”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苏连科以彝族为例介绍说,其口传文化的传承一般是在类似节日庆典的自发的聚会活动中,以师父带徒弟的表演形式来进行的。“这种师徒关系一般是非常态、临时性的。学习和传授传统技艺的人本身并没有意识到传承的责任和意义。”

  究其原因,尹虎彬认为,“这些传统艺人对外界不太了解,并不知道自己所具备的技艺存在的宝贵价值。”他感叹道,“如果有8—10年的时间,能把现有艺术家腹藏的东西录下来,还可以为今后留下宝贵的遗产。我们现在做的是抢救工作。”

  数字技术改变口传文化记录方式

  如何更精确、更全面地记录我国的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更有效地抢救和保护民族的宝贵财富,成为当下面临的迫切课题。

  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李永宏表示,国内外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基本利用文字、录音和录像三种方法,形式相对单一。而研究表明,简单地使用文字、录音和录像等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口传文化的记载与传承,因此要引入声学、生理和心理等信息,以真实完整地保护和传承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我们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更为全面和有效地进行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孔江平表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电子类介质。电子介质和全新的数字信号正在改变人类记录语言和口传文化的内容和方式。“记录介质的改变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又一场革命,现在正处在这场革命的开端,因此,研究电子介质记录人类语言文化的方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数字化方法的研究正是这场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孔江平表示。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在语音识别和合成领域,建立了大量有声语言的声学数据库。然而,孔江平认为,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言,声学数据库的方法显得过于简单。“我们曾去红河州考察哈尼族的多声部古歌,用喉头仪录制回来分析研究。他们的演唱十分随意,与西方的和声并不相同。我们发现,如果仅仅对现场的多人混唱进行录音,对传承来讲是无意义的。因为所有的声音混在一起,打谱、声乐分析都是不准确的。”

  “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用语音多模态的方法采集语音信号、面部视频信号、嗓音EGG信号、呼吸信号、气流气压信号、高速数字成像声带振动信号、X光动态声道信号、核磁共振(MRI)声道信号等,从而最大限度地进行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语音多模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一种有声语言或口传文化进行建模性研究,并在建立相关声学和生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以哈尼族多部和声为例,如果给每个演唱者都戴上喉头仪、呼吸带等仪器,那么就可以采集到更为准确的数据。”

  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资源库

  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基于语音生理多模态的中国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国家资源库——“中华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数字化多媒体大典”,成为学界的普遍期待。孔江平认为,“资源库尽可能多地保留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的生理信息、物理信息和文化信息,有利于更多学者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在数字化迅疾发展的当下,电子介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有望被广泛传播并得以传承,建立中国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资源库可以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口传文化。”

  苏连科表示,“假设在未来,即使彝语濒危,彝族文化消亡,人们也能根据这些语言文化资源库的信息,展示、合成和恢复原样。”

  中国历来注重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历史上有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四库全书》,这两部著作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知识体系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孔江平认为,“在现代这个民族和语言大融合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编纂‘中华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数字化多媒体大典’,并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01月15日 09:3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学者使命 学术担当
下一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即将在京开幕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
·[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