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对来自海峡两岸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界90多位代表表示欢迎。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先生,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鹿忆鹿教授,台湾东华大学的刘惠萍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肖远平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华军书记等。
会议开幕式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林继富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分别为朝戈金研究员的《关于史诗与史实问题》;刘锡诚先生的《牵牛织女原是东夷部族的神话传说》;鹿忆鹿教授的《从民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以“虎姑婆”和“小红帽”为例》;户晓辉研究员的《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和林继富教授的《记忆场的重建:从“白虎垄”到“廩君陵”》的精彩发言。
开幕式后,来自海峡两岸的学者们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了为期1天半的学术交流。研讨主要围绕着“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展开,主要包括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关系史、中国民间文学基本理论建构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中国民间文学中的民族历史、民族关系与民族记忆研究、民间文学记忆与跨文化传播、民间文学记忆与当代传承等热点问题和有关的新思想、新理论展开热烈的讨论,会场学术气氛浓厚、反响热烈。
闭幕式上,林继富教授代表承办方和会议组委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学术研讨会是一场具有高水准、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是一次彰显海峡两岸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会议。同时他还指出,本次学术会议对倡导两岸民俗学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研讨会秉承民俗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了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实践、加快民俗学人才培养工程的质量建设,搭建了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交流之平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3年11月26日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