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书本,走到田间,学者们行走在祖国大地。“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课题组深入三峡库区典型区县调研,发放问卷5000余份,基本建成了“三峡库区人口时空演变特色数据库”等6个特色数据库。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燕凌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在湖南省内15个县市区及湖南周边几省的4个县开展了农村基层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及其效果的调查研究。
“社科研究者不接这些地气,就没有发言权,也无法体现出研究的价值。”李燕凌感触很深。
队伍“跟上来”,项目“走出去”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保持学术研究的延续性,必须打造一支人才“后备军”,这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孜孜以求的目标。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朝戈金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一个现象一直令他忧心不已:少数民族本土研究人员较少,在理念方法上也比较落后。
“培育出一个优秀的本土研究队伍,对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大有禆益。”朝戈金决定把人才培养作为项目进展的重要抓手。他带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组,2011年6月在乌鲁木齐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项目”第一期新疆民间文学研修班,涉及民俗学、濒危民族语言保护、田野民俗志等主题。新疆高校相关专业青年研究人员约100多人参加了培训。此举在当地被称赞为“智力援疆、文化援疆”的重要举措。
人才的孵育得益于项目承担者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同样彰显于成果的宣传推广上。课题组深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宣传项目研究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加强国际交流,共举办近500场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开题报告会或成果发布会,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湖南大学教授胡彬彬领衔的“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成果引来多家媒体报道,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课题组的学术精神与积极意义备受赞扬;“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课题组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达成联合攻关、人员互派等合作意向……伴随一个个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学术的肌理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得到清晰展示,赢得各方瞩目。(本报记者 曲一琳)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12日01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