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题: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
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在我国近年获得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一下子走到了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承担起了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内蒙古和上海两地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前者是游牧文化的集中代表,后者则是海洋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历史上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宝,也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资源。
2008年9月,经两校有关部门和学科的多次协商,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批准建立两校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这是两校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华东师大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前身大夏大学在20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中国民俗学的重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校恢复了民俗学和社会学的教学,也是全国第一批获得社会学硕士授予权的四个单位之一。现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硕士点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自设的交叉博士点——文艺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二级学科人口学博士点,目前两者在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连续两年分别有博士和硕士论文荣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内蒙古师大民俗学、民族学阵容强大,成果丰富,成立了独立的民俗学和社会学学院,为北方之雄。
该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是华东师范大学与内蒙古师范大学两校进行国内合作的创造性探索,将为国内高校相互支持和合作找到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和可推广的经验。中心平台的建立,将整合校级资源,为投身国家文化建设事业和学校学科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目前,该联合中心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挂牌,接受两校的领导。中心管理体制将采取一套班子,双方共同协商中心日常管理和科研活动。利用华东师范大学现有的“文艺民俗学”博士点和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三个硕士点,“借鸡生蛋”合作培养研究生,进而逐步联合申报独立的民俗学和社会学乃至人类学博士点。目前中心的主要成员来自于我校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人员。
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陈勤建 教授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3-12-23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