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山
《礼失求诸野》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最近新出的一本谈山西礼俗的书。书名源于《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求诸野’”。
这本书的作者是山西作家张石山和鲁顺民。他们就山西传统礼俗的流行和消失进行对谈,从敬神祭祖谈到婚丧嫁娶,从生产方式谈到生活起居。“我们先是在酒桌上聊,后来就越聊越正式”,张石山说,于是有了这本对谈录。
全书共分十二部分,完整地介绍了曾活跃在山西乡村的传统礼俗,包括:敬天法祖,生生不已,新冬旧年,买房置地,娶妇迎亲,远亲近邻,寿终正寝,三年之丧,尊师重教,结社集会,乡规民约,文化渊薮。
26日,记者赶赴山西太原,对此书作者之一的张石山进行了专访。
丧俗是观察中国礼俗的窗口
张石山、鲁顺民都来自山西农村,对乡野十分熟悉。山西表里山河,民风淳朴,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古礼蔚然成风。
张家世代生活在晋东南的盂县红崖底山村,这里属于太行山区。学者王学泰在一篇文章中说,盂县自商周以来就临近华夏文化中心,这里保留的传统会更多一些。
张石山说,新中国成立以来这60多年,传统礼仪礼俗遭遇了剧烈持续的冲击,很多礼俗消亡。拿年俗来说,很多地方只剩了放鞭炮和看“春晚”,原来献祭、守岁、定时炸鞭余时安静肃穆的规矩渐渐没了。
常年游走乡间,他们发现,真应了“礼失求诸野”的老话,传统真正是“存而不灭”,尤以婚礼最隆重,丧礼最庄严。
张石山年近七旬,这十年先后送走了父亲和母亲,与其他乡亲一样,他从头到尾践履了“三年之丧”的仪程:停灵、入殓、告庙、出殡、覆山、尽七、过百日;然后是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每逢三大节——寒食、中元、寒衣,祭祀也比往年隆重。
老父临终前交代,“你爹英英耀耀活了一辈子,到死不能落一个没声没响。你大小也是个人物,打发你爹不能窝囊憋缩,让人笑话。”接着又说,“不能太张扬,你家摆谱吓唬谁呢?”照老人吩咐,村人亲戚来祭祀,烧一封纸就要请一人份的客,吃好吃饱、喝够喝醉。“炮仗礼花少放,再红火也只是红火你家,让人吃不好会被数落好多年”。
张石山告诉记者,丧俗是观察中国礼俗的最佳窗口,是最趋保守的部分,祭葬以礼,无不体现出孔子“祭如在”的古训。
规矩自古流传
很多学者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中国庞大的乡村实行宗族自治,而宗族长期行使的管理职能,又与礼俗之功直接相关。
张石山说,礼俗不单具有文化功能,让人常怀敬畏之心,还兼具经济、司法、社会管理的世俗功能。他认为,我国现况与孔子时代很相似,礼俗不再是国家层面的制度规范,于是向下朝广大乡野草根中生发。
迄今乡村动土,人们要举行祭山神的仪式,烧香焚表、放鞭挂红。但凡对山川土地有所惊动,人们就会心怀敬畏和歉疚,只是口里不喊“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口号。
礼俗中有“债不隔年”的提法。在如今的中国乡村,很多人在除夕这一天会放下手头的紧要事情,主动上门到债主家还钱。这种礼俗强化了人们的诚信意识。
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200多号人被大水捂在井下8天8夜,其中一个来自山西翼城的小伙,第六天时精神近乎崩溃,口里不断念叨着还差谁谁100块钱、500块钱,如果有人活着出去,一定要请他帮忙领了工资,回家过年之前“还起”。
张石山的父亲18岁就成了太原的一个大工头,上世纪50年代曾组织红崖底几十名后生清理太原半城垃圾,可算新中国“农民工进城打工赚钱”的滥觞。乡土观念, 人不亲土亲,人拉人出门,有财大家发,自古流传的规矩透射出强韧的民间自组织力。晋商都是这么一个个走出来的。
明天人们还会讲“礼”吗
张石山说,“礼俗不是无根的飘萍,须有所依附”。这里的“依附”,主要是土地。
张石山的奶奶将家族绵延400年的地契保存在最隐秘的角落,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她的儿媳妇们一直对她、对长辈孝敬有加。“兄弟妯娌没分到土地房产,谁不得好好表现?”久而久之,“孝”成了她们的习惯。
“催生”活动如今在山西有复苏的势头。催生,就是女儿嫁出去怀孕了,快要生产了,母亲或是姐姐、嫂嫂,一只篮子装上六个八个鸡蛋,不声不响去探视临产的女儿。如今声势更大,七大姑八大姨倾巢出动,大张旗鼓去催生。
嫁出去的女儿并非“泼出去的水”,家族、父母对女儿的关注不弱反强,同时饱含对小生命的祝福。张石山说,中国几千年来女方与男方是平等的,拜堂时夫妻对拜, 摆席面时母党妻党坐上席,婚后“回三住九”等,处处体现女方受尊崇。丈夫要是有家暴行为,母党找上门,找族长说理,对男家是十分丢人的事情,因此会竭力避免。这些做法契合当今人权、女权观念。
传统礼俗今后有无可能再成社会风尚?张石山谨慎乐观。不过他相信,不管是意识形态大潮,还是全球化大潮,乡土中国都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凤凰网-长江网-长江日报 2013年12月31日 10:15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