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31 | 点击数:2870
 

  12月2日,“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一期结项评估会” 在汉王科技有限公司大厦举行。与会专家对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第一期工程进行了验收。中国民协副主席叶舒宪、副秘书长吕军、数据库专家组成员刘锡诚等出席验收会。会议由专家组副组长陶立璠主持。

  截止2013年11月,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第一期)共收录资料4905册,共计8.878亿字。三年来,中国民协组织有关专家对数据库进行了7次分项验收,目前取得以下成果:1. 完成了8.878亿字的数据加工,形成为TIF、PDF、TXT三种数据格式,文字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2. 完成了检索软件的制作;3. 完成了知识加工的一级分类;4. 完成了用Flash动画形式概括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百年来对口头文学遗产挖掘、整理的历程;5. 完成了数据库文档多种形式的备份;6. 按照国家图书馆标准对4905册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7.对数据库建设过程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

  潘慧敏介绍说,中国民协承建的数据库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业界目前为止所做的“最大、最完备”的工程。在专家的指导下,数据库由一般的数据加工演变到知识加工,使整个工程达到了质的提升。汉王科技多次把中国民协建设数据库的做法作为精品样品,向国家级的数据库建设单位进行展示、推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已经成为经典工程。吕军同志说,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受到了协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冯骥才主席每个季度都要听取数据库工程建设进度的汇报;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罗杨同志与专家们共同研究讨论并审定数据库重大问题。数据库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是专家组、汉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及中国民协有关同志通力协作的结果。

  会上,刘晔原、万建中和汉王数据库项目组组长潘慧敏对工程情况做了介绍。刘锡诚、杨亮才、郎樱、李耀宗、贺嘉、杨利慧、常祥霖、毛忠等专家对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叶舒宪对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进行了总体评价。他说,大数据时代对很多传统的观念是一个革命,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把口传的变为书面的,是盛世修史,对未来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形成了双驱动,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实机操作、现场测试等环节,13位专家共同签署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工程(第一期)专家组验收(终)报告》。

  文章来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3-12-30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关于征集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选题的通知
下一条: ·神话学文库正式出版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