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中国学员近半为上班族
追“神课”比追美剧还有意思
线上教育并不新鲜,名校公开课在网络上也有一大把,那么慕课究竟有什么不同,以至于有人说它“颠覆了大学”?
“在网上看公开课和上慕课,完全是两回事。”张浩翔说。他已在IT 业工作一年,在慕课平台下的Udacity选修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他说,由于并非科班出身,基础知识并不扎实,“我就是想通过慕课学习我们行业的基础知识,如果光看网络公开课,看了和没看没什么区别,根本记不住。但慕课不同,不仅课程质量高,而且互动性强,每周都会留作业,想不认真都不行。”
“就像以前在大学学习一样。”张浩翔说,只不过时间、地点由自己安排。他告诉记者,他会关注一些可以帮助提高个人软实力的课程,例如如何学会演讲等。目前我国最大的慕课线上社区“果壳网慕课学院”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慕课学员都是“再充电”的上班族。
高质量也是慕课的优势,以至于有人像追美剧一样每周都在电脑前苦苦守候,嫌上课时间太短不够看。
慕课平台Coursera上台湾大学教授吕世浩的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秦始皇》就是这样的“神课”。网友Fennnnng表示,从未遇到过讲课如此抑扬顿挫和富有激情的老师,“真希望老师可以从秦始皇一直讲到鸦片战争。”而已经离校20多年的理工科学生洪泰则表示,听了该课程,不仅学习了历史,还学到了哲学知识。网友“孙小小”也对这门课程大赞不已:“这门课彻底改变了我对历史课的印象,以前学历史知识很空泛,但吕老师却从人生讲起。这门课就像吕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一样‘有趣又有用’。”
目前,记者体验了该课程第一周的内容,印象较深的是吕老师在提到当代学生思辨能力时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唧唧’是指什么”。记者当时的答案是织布机的声音,但回答错误。原来“唧唧”是叹息声,何以见得呢?因为“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答案就在原文中。
吕老师讲道,他碰到的多数学生都认为“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因为中学课本的标注就是如此。以此为例,他表示现在的学生上课很多都死记硬背,而没学会自己思考,缺乏思辨能力。
当然有趣的慕课远不止这一门,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布朗讲授的物理课、台湾大学教授叶丙成的《几率》、杜克大学的《怪诞行为学》、卫斯理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等也都受到网友的热捧。慕课几乎囊括所有常春藤盟校课程,大多数艰深的专业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慕课学员寻求“自我升级”
从学习者、推广者到授课者
上海的“孙小小”不满足于仅仅是慕课学习者的身份,她对自己的定义是“学习促进者”。她说:“慕课是升级版的公开课,全新的学习方式很有趣,我希望推荐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学习。”
去年秋季,孙小小在微博上看到关于斯坦福大学的“A Crash Course on Creativity”(创意速成)课程的推荐,此前就关注过麻省理工学院等免费在线课程的她察觉到了此次课程的不同,她兴奋地报名参加该课程。“我不喜欢直接把大学课堂录像放到网上的学习方式,但创意速成课不同,每周发布一个几分钟视频,还要花一周的时间完成作业,让人可以专心参与进去。”
在该课程中,孙小小组建了一个名为Creative+的小组,在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网友申请之后,她一个一个地对他们进行视频面试,“我希望能找到非常积极的组员一起完成作业。”
她告诉记者,最终她组建了18人的国际队伍,并以团队领导者的身份拿到创意速成课的证书。
“自从上了斯坦福的创意课之后,我感受到了慕课的魅力,开始和大家推荐这个课。接触了更多的课之后,就会把我的感想放网上,号召大家一起学。”从最初纯粹的学习者,到现在的自行推广者,孙小小在果壳网旗下“慕课学院”已小有名气。
“慕课学院”最初来自于果壳网的“慕课自习教室”,随着人数不断扩大(截止到2013年9月24日,该小组共有43497人加入),最后发展成独立板块。该板块不仅设置讨论区供网友交流,也对Counsera、edX和Udacity等平台上的课程进行介绍,并供网友点评; 网友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笔记到网站上。
“一开始我只是在那里发帖子,写一些我的感受。”后来,孙小小参加一些线下活动,推广慕课。今年7月,她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9月她又参加了上海美领馆的慕课推广活动。“这些活动我都是自己去的,活动结束后我会把内容整理后发到微博上并且 @慕课学院,他们也会帮我转发,以便更多人了解。”
目前,学习促进者孙小小不满足推广者的身份了,她告诉记者,她正在筹备自己的公开课,“我想通过努力让更多的朋友爱上学习。(晚报实习生 徐云霞 谢晓馨 记者 王煜 报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3年09月25日14:3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