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京大学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在慕课平台之一的 edX 正式上线,《民俗学》、《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世界文化地理》以及《电子线路》4门课程大受欢迎,许多外国网友呼吁“赶紧出英文字幕”。之后,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的课程也将陆续登陆国际慕课平台。慕课成为越来越多国人充实自己的选择,甚至“像追美剧一样追课程”。
在《时代周刊》一篇文章中,2012年被称为“MOOC 年”。MOOC: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针对大众的在线课堂,人们可通过网络平台学习课程、完成作业,并最终取得电子证书,实际上是通过开放教育资源而形成的远程教学。这场从硅谷、麻省理工发端的在线学习风潮,其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
现在,这股风潮刮到中国。在慕课三巨头之一的Coursera网站,有超过60%的注册学生来自美国境外,中国学生占总学生数的4%,仅次于美国、巴西和印度。
慕课究竟神奇在哪里,能代替传统高等教育吗?
北大将最受欢迎通选课推向世界
“灰姑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中国”
23日,北大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在edX平台正式上线。这4门课程全部采用中文讲授,其中《世界文化地理》在简介里提到,这门课是北大校内最受欢迎的通选课之一。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是中国的,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灰姑娘的故事……”这段话出自23日晚上线的北大公开课 《民俗学》课程。课程告诉我们,原来中国版的灰姑娘叫叶限,不仅如此,藏族、维吾尔族也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王娟老师称,这就是民俗学的异文现象,至于想知道什么是异文,那就得好好上课了。
这4门课程一上线,就吸引了不少中国网友,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的讨论组中,就有网友在看完视频后表达对中西方古代地理传统差异的看法。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毕业一年多,非常怀念学校的日子,希望在学习中结交朋友。
虽是中文课程,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网友。不过没有英文字幕,他们在讨论中表示很无奈。网名为MKumailAli 和 Istiakahmed 的网友分别发消息表示:“Langu age is mattering,can you give your lecture handouts in English?(语言是个问题,您可以提供英文讲义吗?)”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中,一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历史、地理老师就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该课程,但因为没有英语字幕学得很吃力。
另外,网速成了一个问题。开设《世界文化地理》课程的邓辉老师之前接受采访时,就表达了对网速的担忧:“我们碰到的直接问题就是国际网络的网速极慢,慢得让人没法容忍……”而开设《电子线路》的陈江老师23日晚则在网上表示已与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交流,请技术人员解决网速问题。
网络免费公开课也能拿文凭
成绩前70%可获北大结业证书
据悉,在此次北大上线的4门课程中,《电子线路》和《世界文化地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而《民俗学》和《20世纪的西方音乐》则对此并无明确要求。这4门课程的持续时间均在10周以上,其中《20世纪的西方音乐》最长,达13周。
4门课程的具体学习要求略有不同,《民俗学》的王老师为学生留下每周4小时的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民俗采风。《20世纪的西方音乐》则轻松得多,除了课后阅读和自学,还可以聆听欣赏音乐,据毕明辉老师说,每周不会超过90分钟。他曾对媒体表示,希望中国听众可以掌握聆听西方音乐的方法,他的课程力图在对音乐的讲述中与其他公开课有所区别,“我们很希望整个音乐史是听的,而不是讲的。”就记者观察,毕老师的视频制作比其他老师的更有个性,更富艺术性。
记者选修《世界文化地理》发现,该课程第一周主要是对地理、文化等的概念介绍,邓老师说得深入浅出,很能引人思考,毫无枯燥之感。课程不仅有期末考试,还有期中考试。
《电子线路》也在同期向北大校内正常选课的电子学系二年级本科生开课。北大学生在观看慕课视频后,还需要参与教室内的现场讨论。该讨论也会录制上传到网上,让所有选课学生共享。该课程持续12周,顺利完成课业且成绩位于前70%的学生,将获得北大提供的课程结业证书,成绩位于前20%的学生则可获得荣誉证书。为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在线上讨论或问答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还有可能进入课程名人堂。
虽然吸引了不少网友,《电子线路》 的陈老师似乎还不太适应。他在开课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录像的方式没有在课堂上那样自如,“我说错了一个字,脑袋里就开始纠结,是继续下去还是靠后期制作剪掉。”他说,未来会考虑采用课堂实况录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3年09月25日14:3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