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北大推网络公开课 称灰姑娘故事起源于中国
  作者:徐云霞 谢晓馨 王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0-13 | 点击数:5705
 


  9月23日,北京大学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在慕课平台之一的 edX 正式上线,《民俗学》、《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世界文化地理》以及《电子线路》4门课程大受欢迎,许多外国网友呼吁“赶紧出英文字幕”。之后,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的课程也将陆续登陆国际慕课平台。慕课成为越来越多国人充实自己的选择,甚至“像追美剧一样追课程”。

  在《时代周刊》一篇文章中,2012年被称为“MOOC 年”。MOOC: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英文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针对大众的在线课堂,人们可通过网络平台学习课程、完成作业,并最终取得电子证书,实际上是通过开放教育资源而形成的远程教学。这场从硅谷、麻省理工发端的在线学习风潮,其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

  现在,这股风潮刮到中国。在慕课三巨头之一的Coursera网站,有超过60%的注册学生来自美国境外,中国学生占总学生数的4%,仅次于美国、巴西和印度。

  慕课究竟神奇在哪里,能代替传统高等教育吗?

  北大将最受欢迎通选课推向世界
  “灰姑娘的故事最早起源于中国”

  23日,北大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在edX平台正式上线。这4门课程全部采用中文讲授,其中《世界文化地理》在简介里提到,这门课是北大校内最受欢迎的通选课之一。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是中国的,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灰姑娘的故事……”这段话出自23日晚上线的北大公开课 《民俗学》课程。课程告诉我们,原来中国版的灰姑娘叫叶限,不仅如此,藏族、维吾尔族也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王娟老师称,这就是民俗学的异文现象,至于想知道什么是异文,那就得好好上课了。

  这4门课程一上线,就吸引了不少中国网友,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的讨论组中,就有网友在看完视频后表达对中西方古代地理传统差异的看法。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毕业一年多,非常怀念学校的日子,希望在学习中结交朋友。

  虽是中文课程,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网友。不过没有英文字幕,他们在讨论中表示很无奈。网名为MKumailAli 和 Istiakahmed 的网友分别发消息表示:“Langu age is mattering,can you give your lecture handouts in English?(语言是个问题,您可以提供英文讲义吗?)”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中,一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历史、地理老师就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该课程,但因为没有英语字幕学得很吃力。

  另外,网速成了一个问题。开设《世界文化地理》课程的邓辉老师之前接受采访时,就表达了对网速的担忧:“我们碰到的直接问题就是国际网络的网速极慢,慢得让人没法容忍……”而开设《电子线路》的陈江老师23日晚则在网上表示已与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交流,请技术人员解决网速问题。

  网络免费公开课也能拿文凭
  成绩前70%可获北大结业证书

  据悉,在此次北大上线的4门课程中,《电子线路》和《世界文化地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而《民俗学》和《20世纪的西方音乐》则对此并无明确要求。这4门课程的持续时间均在10周以上,其中《20世纪的西方音乐》最长,达13周。

  4门课程的具体学习要求略有不同,《民俗学》的王老师为学生留下每周4小时的阅读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民俗采风。《20世纪的西方音乐》则轻松得多,除了课后阅读和自学,还可以聆听欣赏音乐,据毕明辉老师说,每周不会超过90分钟。他曾对媒体表示,希望中国听众可以掌握聆听西方音乐的方法,他的课程力图在对音乐的讲述中与其他公开课有所区别,“我们很希望整个音乐史是听的,而不是讲的。”就记者观察,毕老师的视频制作比其他老师的更有个性,更富艺术性。

  记者选修《世界文化地理》发现,该课程第一周主要是对地理、文化等的概念介绍,邓老师说得深入浅出,很能引人思考,毫无枯燥之感。课程不仅有期末考试,还有期中考试。

  《电子线路》也在同期向北大校内正常选课的电子学系二年级本科生开课。北大学生在观看慕课视频后,还需要参与教室内的现场讨论。该讨论也会录制上传到网上,让所有选课学生共享。该课程持续12周,顺利完成课业且成绩位于前70%的学生,将获得北大提供的课程结业证书,成绩位于前20%的学生则可获得荣誉证书。为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在线上讨论或问答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还有可能进入课程名人堂。

  虽然吸引了不少网友,《电子线路》 的陈老师似乎还不太适应。他在开课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录像的方式没有在课堂上那样自如,“我说错了一个字,脑袋里就开始纠结,是继续下去还是靠后期制作剪掉。”他说,未来会考虑采用课堂实况录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3年09月25日14:3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法定假日放假安排调查结束 “中国式休假”有望改变
下一条: ·581岁盐步老龙入选“体育非遗”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