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作者:邓海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9-19 | 点击数:5254
 

 

  月近中秋白,风从半夜清。

  中秋来了,北京的“最堵九月”却不像往年一样严重。据市民反映,无论是拥堵时长还是拥堵程度,今年都较往年有所下降。在中央关于风清气正过“两节”的号召下,不仅那些以请客送礼为主的外地进京车辆大为减少,天价月饼、豪华节礼等也已大失风头、少了市场——中秋未至,月饼“卸妆”。

  看似细枝末节的变化,引得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忍不住评说道:“所有这一切会带来一个以节俭为新风气的中国吗?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月饼价格不会说谎:贪污腐败产业正在挣扎之中。”可见,一枚朴素的月饼,在2013年的中国经济社会格局之下,寄寓了诸多变化向好之意。今年的中秋节,确实多了些清清爽爽的感觉。

  以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汪洋恣意的节日文化与风俗里,仍依稀可辨农耕时代社会生活的鲜活场景。传统节日文化沿袭至今,用作家汪曾祺的话可以阐释:“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应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伴随着消费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正从“内核”向“形式”流转,甚至庸俗化为吃文化、休闲文化。譬如,中国的传统礼节文化,已经分化成两种“流派”:一是继承表情达意的简单传统,属于“礼义仁智信”的范畴,是一种美好的交际习俗;二是披着礼节的幌子李代桃僵,将“礼”装扮成权钱交易的硬通货,规避权力监督,达成灰色收益,上演“熟人规则”。在后一种“流派”中,感情是假,赎买是真。正因如此,不久前,广东省举行的第12期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上,当地纪委领导就提醒领导干部:“从查办的案件来看,没有一个老板会舍生忘死地保护干部。”可见,官商之间借助节日达成的“礼尚往来”,从来与人情无关,只和利益有染。

  当我们在“拼假攻略”中体验休闲时光,当法律逼着人“常回家看看”……那些奔腾在历史长河中的节日意象,早就难以“人月两圆”。细究起来,无非是三种原因:一是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不进则退”。面对“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等恶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俗学家曹保明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失控。”节日文化的本真被解构、被稀释,花边叙事反客为主——说到底,这与传统文化没能与时俱进地捍卫文化主阵地不无关系。二是节日文化的传承过于依赖市场,公共文化职能疏于责任与使命。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元宵节不过是一碗元宵,端午节已经等于粽子节。更多的传统节日都成了应付式的过场或者商家打造节日经济的跳板。三是节日被物化的背后,对应着物化的权力。节日成了“劫日”,甚至成了各色潜规则粉墨登场的最佳时机。这背后,显然是因为更多本该被规制的公权,没有及时关进“笼子”里。于是节日文化成了掮客文化,传统节日散发出腐败的气息。

  传统节日文化回归本真、回复诗意姿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2007年,冯骥才先生就曾提醒说:“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 民族文化传承若要拒绝断层与流失的遗憾,就得从这些细小而宏大的节日开始,懂得找寻“回家”的路径。也许,只有沉淀过后的节日,才会让寄寓其间的人性与情感更熨帖人心。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文章来源:CNTV 2013年09月18日 16: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节日内涵被偷换了 决不只是吃喝送礼
下一条: ·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