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家和民间文化的研究者、投资者共同构成了文化守望者的队伍。我们在对遗产的保护中,除了对遗产本身和传承人进行保护,还应该给予文化守望者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民间大众的力量,大量的田野考察事实证明: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在那些文化自觉者的手中免于损伤。由此,政府通过表彰更广大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对动员和启发全民的文化保护自觉意识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呼吁:“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抢救比研究更重要。”我们不能再有丝毫的懈怠,要闯入民间广阔的原野做一些更为实际有效的事情,因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文化遗产面临灭亡。主动走到田野中去,领略民间文化之美,懂得传统文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最初样态,感受鲜活的文化遗产,这是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深入民间才能真正懂得民间艺术中凝聚的甘苦,如果不自觉地注入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就等于主动抛弃文化。
培养大众对文化的热爱、对身边民间文化的兴趣,成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如何让大众接受遗产保护方法,如何让大众参与保护、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政府、学者、传承人、大众是组成“保护团队”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笔者认为,“怎么保护”一定要从民间征求意见,从大众那里获得支持,支持的根本在于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自觉认同。
如何达到民众对文化遗产的参与和保护,这与政府的引导和对文化遗产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果缺乏媒体的宣传介绍和政府行为的遗产保护活动,没有学者正确的文化解读,或许这些节日会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失去特色和魅力。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时代的变化、接受者审美需求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固有的群众基础,但这些并不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该顺其自然地消逝。我们常能看到一些热心文化保护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来收集、收藏大量的民间文物。那些看似没有任何价值的旧物件,代表着已经被城镇化席卷之后最后的农耕文明痕迹。只有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力量自觉壮大的时候,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自觉也将不远。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