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传承“非遗”:从物质化到非物质化
  作者:王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27 | 点击数:3227
 

  如何传承“非遗”,近年来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传承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怎样传承,传承的方法、路径却是难题。现有思路多集中于“非遗”的物质化方面,然而,修缮维护历史遗迹及“实物”,树立本无专利之品牌,确认外在形式上的传承者,记录存世文献、音像素材,对于领受“非遗”而言,既是当下误以为有效的策略,又是未来其健全发展的瓶颈。“非遗”传承的系统性应着眼于立体架构,以多元角度入手,尤重在历史积淀与当代语境的对话中逐步建构起能够真正维护“非遗”内涵及其意义的复杂性系统。吴歌是江南吴语区民间歌谣的泛指,乃吴文化口述文学代表, 2006年被列入“非遗”。本文以之为案例进行探讨。

  传承“非遗”受物质化手段局限

  今天,传承“非遗”之思路,往往滞留于其物质化形式的铺垫。物质化形式的诉求趋向于两种维度——物与人。

  在物的维度上,传承“非遗”,建立全面的语料信息库是可以设想却难以实现的浩大工程。就吴歌而言,其创作过程、艺术作品、传播模式都应得到全面整理。现有记录集中于吴歌传承人的确认、曲词的搜集出版、讲唱与旅游业结合,并不能保留吴歌文化全景。吴歌是一种民间即兴创作,不仅有固有曲词,还有大量未被记录的曲谱、腔调等曲词的配合性元素。语料库不仅体现出吴歌所使用的语义、句法、词语等艺术修辞手段的表征,更是对其如何可能发生的“语料”,即江南文化母体的参照。然而此工程又是不可完成的,江南文化母体无法在未经审美主体“剥离”的条件下客观存在。

  在人的维度上,传承“非遗”,在启蒙教育中渗透江南文化基因并不能确保基因的生长、成熟。传统意义上,吴歌不需要专项教育,街头巷尾、田垄船艄,自然吟哦、抒发胸臆而已;当代语境下,“江南水乡”渐被现代文明异化,不需要教育的民艺需要教育,正如不需要想象的江南需要想象。如今,吴歌作为个人兴趣在某些江南小学得以培养,但这种在启蒙教育中寄托文化母体基因的期待过于久远,效果有限。事实上,儿童记忆会延滞、沉寂在无意识中,成长为文化显象,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存在普遍遗忘、意义误读的风险。

  “非遗”之“非”

  “非遗”不能仅以物质化手段来传承。它不只代表文化母体的生命性,同样蕴涵对物质文化质性的超越。否则,非与不非,何异之有。

  作为生活概念,吴歌的讲唱、欣赏虽是艺术品的创作、接受过程,但它更是本真生活。创作吴歌才是当下传承吴歌致命的缺环。吴歌面临“萎缩”的根源之一,不是记录不得力,抑或无人欣赏,而是其文本创作生命力的衰竭气象。文本创作的生命力在结果上貌似个别作家的天赋秉性使然,然究其潜因,实则是文化集群的群体素质焕发的力量。

  昆曲有大批创作精英在普及、发扬。其“土壤”是精致化高雅的江南文人生活。吴歌的“场域”是江南古镇鄙俚的世俗民间生活。江南文人生活之所以得以重新“厘定”,是因为新生代知识分子通过复原文献、曲目、格式、韵调“奠定”了昆曲生存的“土壤”。而江南民间底层人群的生活正在被城市化的“脚步”稀释,吴歌所赖以存在的“场域”过于单薄,它要么成为城市文明的俘虏——在古镇上呼吸的仍旧是城市的空气,要么成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从属于旅游业的配角。

  传承“非遗”离不开特定“场域”

  “非遗”在本质上隶属于生活,传承吴歌不应只是塑造典范,而应着眼于对江南古镇生活的还原。艺术的主题再大,也大不过生命;历史的主题再大,也要融化在生命的本真存在里。与虚拟一个吴歌传播的低级市场相比,塑造真正活着的江南民间生活“场域”更有意义。

  江南古镇民间文化生活的“场域”建设,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特定的人群中使吴歌作为超越自身物质性质素,作为文化活体而得以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特定时间,是指意义时间,指一个人真正去思考、体验、感知江南古镇水乡的时间;特定地点,是指被落实下来的客观的地点,是指“我在江南”的特殊地点;特定人群,是指虔诚的人群。

  创作吴歌这一行为来自创作主体对生活的虔诚思考与体验。虔诚的重心是深邃,作为生活初衷,虔诚的程度取决于主体对意义世界的依赖性和洞察力。在江南古镇一个特殊庭院里,有这样一种特殊人群,他们主动隔离自己,清心寡欲,借助文化自觉力,过一段类似于禅修的灵命生活。此“场域”,不需要剃度,不强求来去,唯人在时,简衣素食,临水而卧,枕河而居,自食其心、其力而已。这样一种人群,即便带有某种文化精英主义的痕迹,他们才是吴歌更为有效的传承者、听众和思考者。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08-26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也是一种保护
下一条: ·[马知遥]文化遗产保护离不开民间力量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
·[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
·[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