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广州乞巧如何“活态”传承
  作者:谭希莹 林琳 唐涛 田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8 | 点击数:4817
 


  由一个村落民俗演变成城市节日,自2005年“广州乞巧文化节”举办起,乞巧文化从田间走向都市的路途上,愈加落落大方,已逐步成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品牌。

  “非遗”资源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广州乞巧在“活态”路上面临什么难题?如何能像端午赛龙舟,全市各村都来参与?城中村村民渐成社区居民,这个来自村落的传统文化,是否还能被代代相传?包括村民、民俗专家、文化学者及政府部门在内都在思考,广州乞巧如何突破目前传统文化后继无人、产品价值不高、产业化发展前路迷茫等阻力持续发力造出“影响力”,得以越走越远,成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品牌。

  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谭百薇:

  “办一场乞巧,资金是问题”

  “城区乞巧有别于乡村乞巧,城区乞巧融合了城区的商业化,中西合璧,更显魅力。”由广州市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创作的《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是荔湾乞巧的代表作,曾于2011年在广府城区乞巧文化节展出。

  2011年的广府城区乞巧文化节在开幕以后,观众不多。谭百薇说,要在城区办一场乞巧节,“资金是一个问题。”

  乞巧文化资深研究者储冬爱:

  “莫让城市化消解乡村风俗”

  多年深入珠村开展乞巧文化田野调查,储冬爱频繁穿梭于珠村的大街小巷,很多村民见到她都会主动打招呼:“储老师,又来啦!”

  储冬爱认为,乞巧文化推广中若能围绕乞巧文化的内核展开,将有助于乞巧文化的发展,但如果过度消费节日,如“乞巧女儿形象创意大赛”变身为都市“选美秀”,“拜七娘”仪式日益观光旅游化,对节日本身是一种伤害。“节日去掉了文化内核,那么这个节日实际上已经消亡。”最让储冬爱担心的,是在“城市沙文主义”的影响下,民风民俗个性的同化和消亡。“当今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使城市在空间上覆盖着周边村落,也在文化上消解着乡村居民的民风民俗,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可以概括为‘城市文化沙文主义’。在都市文化的强势覆盖之下,乡村民风民俗的个性正面临丧失的危险。”

  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黄应丰:

  “天河黄埔,乞巧本是同根源”

  得知自己获选为广州市杰出乞巧传承人时,黄应丰说,感到意外。“我不知道评选标准是什么,但我觉得更应该将这个荣誉颁给真正动手乞巧的巧姐,我只是桥梁、中介。”

  黄埔乞巧与珠村乞巧两者谁先谁后,多年来一直是市民、媒体关注和热议的热点。在黄应丰看来,两者本是“同根同源”:“并不存在孰先孰后、孰优孰劣的问题,更没有竞争的利害关系。两者应该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关系,共同将广府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黄应丰称,黄埔与珠村在历史上同属番禺鹿步司管辖,所以民俗、民风、节庆活动几乎一样。今天两者发展中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黄埔区与天河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黄埔经济体量相对较小,财政支持有限制,所以乞巧主要对内,更重视自娱自乐;而珠村乞巧则凭借天河这个“经济航母”的大平台,着力向外,自娱自乐的同时更重视对外推广乞巧文化。黄埔乞巧在黄埔区内各条村落的发展比较均衡和普遍,而天河乞巧重视品牌效应,活动主要集中在珠村、车陂。

  对于乞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黄应丰认为“只要像重视赛龙舟、搞灯会一样重视乞巧就有希望越办越好”。

  乞巧艺人潘尧珊:

  “价值被低估,销路狭窄”

  2005年重拾绣花针,潘尧珊是广州珠村有名的广绣乞巧艺人。

  经历了“文革”时对乞巧的打压,人们对再度回归的“广绣”认识有限,市场前景信心不足。机绣发展迅速,人们对纯手工“广绣”显得兴趣不大。极费心思与时间的广绣作品,开价甚至不抵成本。

  潘尧珊说,近年随着传统乞巧文化受到重视,“广绣”作品的市场虽有改善,但前景仍不明朗。“如今,一幅作品大概就以一天一百元工钱计算”,潘尧珊表示。价值被低估,销路的狭窄,使“广绣”的产业化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年08月07日02: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非遗”保护,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下一条: ·中国客栈(民俗酒店)联盟在杭州成立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