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进校园
  作者:记者 霍文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28 | 点击数:6920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讯(记者 霍文琦)6月13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

  从英雄神迹到族群迁徙,从神圣祭坛到世俗婚礼,来自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土家族的6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独特曲调的吟唱,为师生演绎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的英雄史诗及撒拉族婚礼祝赞词、土家族梯玛歌,引来阵阵掌声。

  以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三大史诗为代表的民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长期以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在传统民间文学保护方面展开了搜集、整理、出版等一系列工作,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级名录中,民间文学共计125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77人。至2013年,格萨尔、玛纳斯、赫哲族伊玛堪3项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链接:

  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一部极具神奇色彩的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内容丰富,设计藏族古代历史、地理、军事、宗教、医学等方面,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广为流传。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著名英雄和首领,是力量、勇敢和智慧的化身。《玛纳斯》叙述了他一家人八代领导柯尔克孜族人民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进行斗争的故事。

  《江格尔》是蒙古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英雄史诗,有蒙古族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说唱江格尔的声音,这声音里绵延着蒙古人悠久的游牧历史。

  撒拉族婚礼祝赞词,也叫“宴席曲”,是娶亲时的传统唱曲。受藏族的影响,其音调普遍带有颤音,婉转动听。婚礼祝赞词的曲调是特定的,依婚礼进程,场面不同,唱法不同。

  土家族梯玛歌以“梯玛日”仪式为传承载体,集诗、歌、乐、舞为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农耕及饮食起居等广泛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梯玛在舞蹈中的舞具为铜铃,故又称“八宝铜铃舞”。

图1:神授型艺人、藏族的达哇扎巴,正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霍文琦/摄

图1:神授型艺人、藏族的达哇扎巴,正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霍文琦/摄

图2:蒙古族的敖特根巴音正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霍文琦/摄

图2:蒙古族的敖特根巴音正在表演《格萨尔》说唱。 霍文琦/摄

图3:柯尔克孜族的沙尔塔洪·卡德尔,正在表演《玛纳斯》说唱。霍文琦/摄

图3:柯尔克孜族的沙尔塔洪·卡德尔,正在表演《玛纳斯》说唱。霍文琦/摄

图4:蒙古族巴达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在表演《江格尔》说唱。霍文琦/摄

图4:蒙古族巴达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在表演《江格尔》说唱。霍文琦/摄

图5:撒拉族的韩占祥,正在表演撒拉族婚礼祝赞词,他被誉为撒拉族的“花儿王”。霍文琦/摄

图5:撒拉族的韩占祥,正在表演撒拉族婚礼祝赞词,他被誉为撒拉族的“花儿王”。霍文琦/摄

图6:土家族的彭继龙正在表演梯玛神歌片段,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指定的梯玛神歌传承人。霍文琦/摄

图6:土家族的彭继龙正在表演梯玛神歌片段,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指定的梯玛神歌传承人。霍文琦/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年06月24日14:0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以基地为依托 培养少数民族民俗学人才
下一条: ·华东师大学子欢乐体验重阳节传统习俗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
·[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