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米松的大名早就听说过,对他在民艺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突出贡献也有所耳闻。但他目前唯一的中文译作《留住手艺》出版早在十几年前,我没有机会读到,直到最近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增订版(英珂译,2012年9月版)。一气读完,果真是一部有魅力的著作。
魅力何在?我认为首先在于它的定位与取材。这是一本调查作品,对象是日本手艺人。这些手艺称不上“绝技”,产品也只是实用的生产、生活用品,称不上艺术品。这些手艺人,在日本算不上“人间国宝”,在中国也许也难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那么作者为什么花费多年时间,为这些人做详尽的调查报告?
盐野米松在序言里阐述了原因———是出于对工业化生产的思考:“大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是‘用完就扔’的一次性消费的观念。旧时的修修补补反复使用的精神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手艺的活计是带着制作它的人的体温的。而工厂追求的则是统一的、不需要有性格的。”赶在工业大潮彻底冲掉手工艺人的阵地前,盐野米松做了这些采访。书名叫《留住手艺》,其实是说这都是留不住的手艺,只能把它们留在文本、图像里。
虽然写的是普通手艺人,但盐野米松对受访者的选择是颇具匠心的。日本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国家。柳宗悦所撰《日本手工艺》(张鲁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一书记录的是1940年前后日本的手工艺情况,鸟瞰式介绍当时的手工业,令人惊叹其种类之繁多复杂。虽经历二战及工业化的冲击,到了盐野米松做调查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信种类还是不少的。那么盐野米松为何选择这十六个人?细读之后可发现,作者的意图在于表达日本手工艺因地制宜而产生的多样性,以及手工艺对自然的极大依赖性。日本是个地理、气候多样化的国家,有山有海,四季分明,各地风俗迥异,丰富的自然和历史因素催生出丰富的手工艺,而其中“自然”的因素最为关键。比如说,《留住手艺》中有三位造船匠人和一位百年鱼钩作坊传人,因为传统日本有相当比例人口以渔业为生;有三位织布的手艺人,材料分别是藤蔓、芭蕉树和椴树,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各自富产这些植物,可通过繁复的工艺将植物变成丝线,织成布料……读这些文章,读者除了了解手工艺的细节,更重要的是直观感受这些地区的气候、地理、植被、农耕、劳动方式、人情关系等等,日本农业社会的诸多切面就此展开。
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写法。每一篇调查除了开头的导语是作者所写,全篇皆为受访者自述,译者英珂在附录中介绍,盐野米松因开创了这一“听写体”而在日本闻名。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靠竹编能吃饱饭》,受访人是筱竹编手艺人夏林千野,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位和善可亲的老太太,终身以编竹为生、为乐,满足于靠编竹赢得的财富和荣誉,感激当初传授这门手艺给她的公公。文中盐野米松的痕迹几近于无,但能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将人物表现得如此生动可感,需要相当高的功力,值得所有调查类作者学习。
夸了《留住手艺》这么多,末了要提一下,关于中国的手工业也有一本精彩的著作,可惜不是中国人写的———《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美]鲁道夫·P·霍梅尔著,戴吾三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这同样是一本抢在工业化冲击农业、手工业之前所做的调查作品,如书名所称,其重在“图录”,有大量标示清楚的照片、手绘图,记录当时中国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等领域的种种工具及技艺,是一本严谨详尽的社会学调查作品。作者霍梅尔作为一名美国人,在动荡不安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进行近十年的实地调查完成此书,超过此前、此后诸多中国人在此领域所做调查的广度与深度,其艰难与挑战难以想象。因此这本书在时隔七十年多年后重版(初版于1937年),依然令今天的中国读者深深钦佩与汗颜。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2年11月25日 GB18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