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白皮书显示: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受保障
——55个民族的51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
  作者:新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30 | 点击数:3457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布了《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用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白皮书说,国家编制实施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55个少数民族有515个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少数民族524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建立。18个少数民族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皮书说,少数民族语言受到特殊保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双语教学,在校生达600多万人。2011年编译出版的民族语言教材达3665种,总印数达4703万多册。到2012年5月,民族自治地方有广播电台73座,节目441套,民族语节目105个;电视台90座,节目489套,民族语节目100个。截至2011年底,出版23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有84种民族文字报纸,223种民族文字期刊。

  白皮书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类文化机构50834个,其中包括图书馆653个,文化馆784个,文化站8153个,博物馆385个。国家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白皮书说,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1亿元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在全国28个省区市600个村寨开展试点。(新华)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3年5月24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专家学者研讨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困惑
下一条: ·国际非遗大会通过《成都展望》
   相关链接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传承老手艺 激活新动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谷子瑞:《定县秧歌:从乡村戏到非遗》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朱冠楠]涉农非遗的民俗生态位辨析
·[张玮]布上青花:低调的奢华·[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晓宇 左红卫]新疆克拉玛依市剪纸艺术调查研究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彭佳琪 王晓涛]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刘蓓]省级非遗馆建设理念、标准与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