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民协6月6日在北京举办“呵护传承人 关注守望者——非遗后时代民间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理论研讨会,张錩、吴元新、刘则亭、赵兴寿、杨正江等民间文化传承人与冯骥才、罗杨、刘锡诚、陶立璠、向云驹等民间文化学者共聚一堂,探讨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民间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保护好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能使民间文化遗产永续传承。因此,对民间文化的保护首先要落实到对传承人的保护上。传承人的每一个姿态、每一种腔调、每一个表现手法都传续着民间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的精神,述说着从古至今的动人故事。”
当下,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让原本鲜活的民间文化不可避免地凋零为非物质的“遗产”。“年轻人进了城,文化留在了农村,文化传给谁?留守的老人、乡村学校的教师和孩子成了传承的主体,但却难以为继。”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传承人杨正江说。
制约民间文化传承的难点在哪里?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刘则亭、赵兴寿表示,一是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民间文化传承断裂,三是文化空间的破坏让民间文化失去存在的基础,四是非文化因素的侵蚀造成民间文化的变异。
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长期以来,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中发挥了学术引领的重要作用。
冯骥才说,20世纪头十年,我们通过全国性的抢救保护,摸清了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家底,特别是有了《非遗法》以后,基本建立了一个完备的非遗保护体系。同样在这十年,我们遭遇了非常快速的城镇化,刚刚摸清家底的非遗全面濒危,过度商业化是非遗保护的致命问题。
“我们进入了一个从申报转向保护的非遗后时代,如何保护?第一,要敢于对不良现象展开文化批评。第二,不能把非遗全面推向市场。第三,非遗保护要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第四,传承人要有担当。第五,专家不能缺席,要立足田野,永远和传承人在一起。”冯骥才说。
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化传承研究保护的学者曹保明、刘锡诚、刘晔原、巴莫曲布嫫分别发言。研讨会由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主持。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协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3-06-07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