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一场关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讨论就开启了。2月21日,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举办。与会专家就当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异化、空洞化以及传统节日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危机进行了分析,并在理论层面上给予了建议和指导。
防止传统节日异化
“春节期间,我经历了许多小事,引发了一些细致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说,他发现春节里,压岁钱越发越多了,祈福祛灾的本意却越来越淡了;群发短信使得拜年越来越简单了,可赋予的情感却越来越少了;春晚使除夕夜越来越热闹了,家庭团聚的气氛却越来越弱了。他建议,要让节日最本质的含义、最核心的功能继续发挥下去。这就需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对于我们的节日应该有一个特别的关注,全国上下协同,各个有关领域共同来关注,共同来提高这种文化自觉,共同来守护我们节日文化的最本质的功能和它最重要的内涵。
“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传统节日的空洞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说,节日不能仅成为一个时间概念,或者说和普通假日没有区别。传统节日的存续和发展、弘扬和传承因为这种脱俗之变而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节俗活动日益萎缩或者消失,传统节日不再具有传统意义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节日不再具有文化认同的社会性、稳定性,更多成为商业活动和行为,而这不能构成本质意义上的节俗活动。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看来,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他认为:“我们节日文化里边要讲到信仰,信仰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伦理道德的东西在里边。我们过去通过节日文化得到的是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
城镇化浪潮中的传统节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乡土文化,是草根文化。但在城镇化过程当中,被城镇化的浪潮裹挟着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这批人,实际出现了和乡土的断裂,出现了和传统文化的断裂。”他发问:如果城镇化之后的文化就是让来自农村的新市民全盘地毫无挑选权利地接受以电视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的话,那么原来的乡土文化谁来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靠谁来继承?西方的圣诞节,在大城市里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中国城镇化之后的节日文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内容的改变、形式的改变甚至精神的丧失。田青认为:“应该提醒各地的地方政府,在迅速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要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要设法保留或者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一个生存之地,能够保持我们民族民间文化的根。”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施爱东对此也有相同感受:“今年春节回江西老家,也发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本没有为民间传统文化留下一个空间,人们都住进了楼,一些有钱也有闲的年轻人无事可做,就开始赌博。我们一定要从时间的节律、空间的布局上,考虑如何让传统文化得以生存,要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社区里面得以延续。”
让传统节日更多回归民间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认为,老百姓既有在节日期间凝聚群众、稳定社会的传统,也有这样的组织才能。他说:“如今每到节日,相关部门总是调动一切力量把注意力引导到消费上,更多考虑扩大内需,而往往忘掉了文化。我认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节日就要回归民间。”
“应该尊重和推广民众创造的有意义的新节俗,鼓励民众拥有个性化、多元化的节俗。民众以怎样的方式过年,应该尊重广大民众的自主选择。”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说,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随着时代的演进,传统节日文化应该不断融进新的文化元素,也就是说必须赋予时代内涵,发展与时代内涵相交融的文化元素,不断充实新的节日文化体系,使大众能够真正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才能使民众对传统节日能够由衷喜爱,自觉参与,并乐在其中。她建议,应该组织民众开展丰富多样的节庆文化活动。现在,物质的享受已经退居其次,人们希望过传统节日的时候能够充分享受到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多组织开展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大家在过节期间有文化活动可参与。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年02月27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