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海丰勇当县域文化排头兵
  作者:胡亚柱 洪继宇 李培 谢立群 余作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19 | 点击数:8790
 

  2 薪火相传自难灭 政府扶持结硕果

  历代以来,海丰人十分重视文化薪火的传承。

  辛亥革命元勋、粤军首领陈炯明重视教育的故事仍广为流传。1918年10月,陈炯明在福建漳州建立闽南护法区后,公费选送留法、留美、留英、留日男女学生83名,一时轰动大江南北。期间,陈炯明指派陈其尤回海丰,选送彭湃、彭泽(彭湃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谷珍、林铁史等赴日留学,选送陈祖贻等赴法深造。陈炯明主政南粤之后,广东更兴起一股出国留学的高潮,1921年仅海丰一县被选派的留学生就有黄鼎臣等10余人。

  时至当代,海丰紧踏时代鼓点,于创造丰厚物质文明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群众文化基础,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其间,海丰县委、县政府视文化建设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从人才、资金、体制等各方面进行大力支持,成绩斐然:

  精心制定《海丰县建设文化强县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构建基本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建立与海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兴旺发达的现代文化发展格局,努力把海丰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强县。

  不断深入海丰历史文化研究。发挥学校、民间文化团体、档案馆和政协文史委等部门作用,研究、发掘、推广海丰文化;加强对文天祥、彭湃、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马思聪、钟敬文、丘东平、陈宝寿、柯麟、陈洪、马采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宣传;开展海丰民俗文化研究,鼓励群众参与;联合高校整理文化遗产,调查、记录境内的福佬话、客家话、占米话、军话、白话、畲语。县财政计划每年安排哲学社会科学经费不少于25万元,资助著作出版,奖励优秀成果。

  大力推进各类文学艺术创作。全面推动海丰革命历史题材、海丰名人题材、海丰人移居海外(港澳台)题材、海丰民间文化题材等作品的创作;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县财政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低于20万元,优先扶持反映海丰地方特色的文艺原创作品的生产;扶持《海丰文艺》、《海丰文学》、《青年文艺》、《海丰联苑》等文艺刊物的出版,为广大业余作者发表作品提供更多平台;以刊物为依托,海丰文学、楹联、诗词、书法、摄影等社团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一些企业家也受到感染,自发为创作者提供支持,如仁荣实业发展董事长陈介仁、可塘金盛宝石董事长王仁洪等曾经为多位作者出书提供资金。目前,海丰的文学艺术队伍不断壮大,创作进入自觉频发期。2010年,海丰县政府出资资助8位青年作家结集出书,乃有8部约150万字的《海丰当代青年文学丛书》面世。

  全力抢救文化遗产,挽救濒危戏种。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西秦戏,是海丰本土的珍稀濒危剧种,曾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繁荣该剧种,海丰去年推出第一部原创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一亮相即斩获优秀表演奖等7个奖项,且得到了省委“五个一”工程奖,并开创了县级剧团登上央视的历史。从强大的创作阵容可以看出海丰县委、县政府对此剧的重视程度:广东著名剧作家陈中秋创作剧本,中国戏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涂玲慧教授担任导演,西秦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木田编曲,吕维平担纲主演文天祥。海丰县全力克服人才紧缺、资金不足等困难,精心打造出这一文艺精品。海丰县委书记沈木荣说:“创作一个文天祥的剧本,挽救一个濒危地方剧种,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另一珍稀剧种白字戏也受到大力扶持,已挖掘、抢救出《肖光祖和番》、《刘全忠逗花轿》等约50出失传剧目,积累了50项音像和传统剧目资料,节目亦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奖项。

  建设、修缮海丰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文天祥公园、马思聪文化艺术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持续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文化部门大力开展优秀文艺基层巡演,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读书、摄影、书画、合唱、舞蹈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加强对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开设专门课程,开展文艺活动;尤其注重提高农民文化消费能力,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做大做强海丰端午龙舟节、海城元宵灯会、梅陇正月二十、赤坑南涂新农村书画摄影展和群众广场文化活动等文化品牌,继续组织好元宵文化巡游、文艺演出、戏曲晚会、书画展、猜灯谜等各项节庆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弘扬海丰优秀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平台。近年来,群众文化搞得有声有色,由仁荣实业发展出资组建的海丰仁荣龙舟队,屡获中华龙舟大赛等奖项,队员多为当地渔民、农民,主要从事海产养殖、农业或首饰加工业,但在全国比赛中却屡获佳绩。海丰县代县长陈德忠说:“海丰在文化事业上加大投入,就是要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助推海丰经济建设。”

  3  唤醒文化强根基聚人引资挖潜力

  新时期下,如何进一步唤醒文化的基础作用,发挥文化的名片效应,产生聚人引资的强大作用?对此,海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煞费苦心,精心组织一场场文化盛事,努力大打文化牌,积极对外推介海丰。毫无疑问,钟敬文、马思聪、丘东平等文化名人的精神光芒四射,为海丰经济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海丰在向世人展示革命老区的秀美山水、深厚人文底蕴和城市发展新貌的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促进了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海丰的文化品位和社会知名度。

  2010年1月13日是辛亥革命元勋陈炯明诞辰100周年。1月13日—14日,致公党海丰县委员会、海丰陈炯明学术研究会主办的陈炯明学术研究座谈会在海丰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及本地的专家、学者、教授1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深入、客观地研究历史。

  2010年是新四军著名烈士、现代军事文学先驱丘东平诞辰100周年,省作家协会、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海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丘东平诞辰100周年暨丘东平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海丰举行。相关成果辑为《丘东平纪念文集》。2011年7月31日上午,由省作家协会、省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海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丘东平烈士殉国70周年暨丘东平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同年9月22日上午,县委宣传部举行《丘东平纪念文集》赠书仪式。

  2012年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诞辰100周年。当年5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市政府主办,县委、县政府承办的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海丰县隆重举行。马思聪的小妹、中国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马思芸,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著名指挥家卞祖善等嘉宾代表和有关艺术单位专家学者出席纪念大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特地为此次纪念活动题字:“未完成的思乡曲”,同时还作了一幅马思聪素描作品,并作诗句:“难得音乐一大师,思乡一曲震东西。异国难消思乡梦,遗骨终能回故里”。马思聪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阵容庞大,汇聚了马思聪各个时期不同体裁、风格、题材的音乐精品,盛中国、濑田裕子、向泽沛、杨宝智、彭康亮、周步田、徐娅璐等著名音乐家演绎了《思乡曲》等脍炙人口的曲目,打造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期间,海丰县委宣传部精心整合海丰名人资源,策划宣传片《海丰星光》,在南方电视台《岭南风情画》栏目播出。该宣传片由县委书记沈木荣题写片名。上集全方位介绍了海丰概况和革命志士史略,下集翔实地介绍了海丰文化英才、科技精英以及海丰发展前景,通过多角度展示海丰区域地理文化特色,让海内外华人了解海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提高海丰知名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03月16日 A11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北京正研究烟花禁放写入污染应急方案
下一条: ·发挥名人效应 激励后辈奋进——海丰县复建钟敬文故居小记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