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中国节远离传统 学者批“异化、物化、空洞化”
——“传统节日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作者:记者 应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25 | 点击数:3955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 压岁钱越来越厚变负担、庙会进商场趋于商品化、短信微信拜年更简化……“年味越来越淡”,很多中国人过年都有这样的感受。

  文化部主办“传统节日文化论坛”日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与会者认为,对许多中国人来讲,不仅春节成为了一个时间概念,一些本来美好的节日所蕴含的价值也被严重扭曲,这一现象源自传统节日“异化”、“空洞化”、“物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很多传统节日徒具形式,“原来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些节俗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民俗讲究或与生产生活习俗紧密关联,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关联在一起,与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内涵。”

  一方面是传统节俗流失,另一方面是商家大炒概念,这被吕品田视为节日的“空洞化”。

  对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深表赞同。他以春节期间庙会祭祀环节为例,“过去皇帝祭天是在冬至、祭地是在夏至,现在从初一到十五都有祭拜仪式,根本就是商业表演,完全破坏春节祭祖习俗”。至于端午节在北海放河灯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放河灯是鬼节项目,怎会在端午节?”

  提到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达300多亿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问道:“群发(短信)时,你平均给每一个人的情感有多少?”据他了解,有农民工回老家压岁钱就要给出人民币六七千元,“照此发展,压岁钱已失掉祈福去灾本意,不断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对孩子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扭曲,对社会也产生不良效果。”

  刘魁立认为,当人们得益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时,科技也绑架了这个时代,绑架了“年”。被绑架的过程中,我们还觉得很好、觉得离开它已经不行了,这是一种虚假需求。刘魁立将其称作节日的“异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则对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裂表示担心。他说,城镇化确是中国未来的大趋势,但“今天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农业文明产物,是乡土文化和草根文化。城镇化进程中,被城镇化浪潮裹挟着的这批人,出现着与自己乡土文化的断裂。”他希望传统文化在新的环境里有一个生存之地。

  以电视里常出现的“大衣哥”“草帽姐”等已城镇化的新明星为例,田青表示,“如果碰到他们,我会问,你老家的民歌你会不会,当地的地方戏会不会?我相信他们即使会也唱不好。”

  “如果城镇化后,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个样子,是让农村来的新市民全盘地、毫无挑选权利地接受以电视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乡土文化谁来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靠谁来继承?”这位一直致力于保存、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学者忧心忡忡。

  当节日失去灵魂,就只剩下形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说,“节日和人一样,都有灵魂。我们节日文化里边要讲到信仰,这信仰不是光指信神,信仰里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内涵。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

  “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他断言。(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02月24日 19:5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专家担心:中国节价值被严重扭曲
下一条: ·别让中国式装腔绑架你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