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教授,我们还等着您的新著
廖虹雷
今年7月上旬,我接到宝安日报通知去宝安群艺馆的“文化茶座”讲“深圳民俗的嬗变与传承”,为了熟悉场地,我提前一周专程去听曾祥委教授关于客家民俗的“文化茶座”。
整个下午我听得津津有味。末了,在与听众互动交流时,我提出了深圳大学刘丽川副教授研究深圳最早客家移民的时间,与曾教授讲的有多处出入。曾教授以学者的风度和翔实的史料分析他与刘副教授研究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让我及与会听众受益匪浅。
曾教授是深圳民俗研究不多的专家学者之一,他的勤奋、热情、严谨、执着,非常令人敬佩。如今他离我们而去,是我市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一大损失!曾教授,我们还等着您对深圳早期移民的研究新著呢……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 廖虹雷)
一身书卷气的他留下满柜书
覃忠武
昨日下午,接到曾教授辞世的噩耗,我心情沉痛。
我多次采访过曾教授,也曾经和他共事过,从不熟悉到无话不谈,我们成为好朋友。
曾教授是书卷气很浓的知识分子,喜欢研究民俗学,且著作颇丰。曾教授对书的喜爱胜过一切,只要跟他谈起书本里的东西,他就特别来劲。谈起读书,他曾经谆谆教诲年轻人:“读书是越读越聪明,只看电视是越看越傻。”
随着交往的增多,我逐渐了解到曾教授一些传奇的往事后,更是对这位前辈钦佩有加。他连初中和高中都没有读过,却自学成材,以优异成绩考上华南师范大学。
一身书卷气的曾教授走了,留下的是满柜子的书,以及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本报记者 覃忠武
挽曾祥委教授
上联:一辈子学术生涯,文学、美学、民俗学、经济学、政治学,最是学逼云端,博古通今君惊我。下联:六十年情缘世界,爱情、友情、家国情、历史情、道义情,剧怜情铸论坛,鞠躬尽瘁我哭君。
——吴味(艺术批评家)
突闻尊师驾鹤去,满纸悲伤寄瑶台。先生教诲心间记,竭智尽忠勤育才。
——冠华育才学校杨代勇
师恩如山、师恩如父、师恩如友、师恩无疆、师恩永记!
——庄瑞明
难忘教授教诲
陈廖娜
曾教授走了。一位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三十载的园丁走了;一位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走了;一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学者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那么突然、那么不舍,让身为同事的我们无比悲伤。
悠悠十余载,回想与教授共事的日子,教授教诲历历在目。每当有同事工作处于低潮,教授总会热心鼓励和开导;每当有年轻人在写作上遇到障碍,教授总会不厌其烦地指点迷津。过节了,教授总是用邮件早早发来祝福;遇到好的书籍,教授总是在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教授给我们的教诲是:多读点书,多学点有用的东西,用自己的学识多为社会做贡献。(陈廖娜)
祥委兄,一路走好!
胡晓地
昨日上午刚走进办公室,便接到噩耗,殊为震惊。失此良友,令人扼腕悲伤。
我与祥委共事已有十二个年头。他调来宝安党校前,专研客家文化,已为个中翘楚;他在“盘古”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被行内专家尊为“盘古王”。祥委的研究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他非常重视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言他人所未言。
祥委来宝安党校后,把他的专业积累很好地运用到对宝安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祥委的社会责任感很强。他为提高宝安的学术研究水平,指导更多的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如今祥委已去,宝安的读书人再也听不到他睿智的发言。
祥委兄,一路走好! (胡晓地)
↓ 专版下载 ↓
继续浏览:1 | 2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宝安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