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发展和建设的话题上来,我觉得,21世纪的新北京,不能是一个与文化传统断裂开来的北京,不能是一个没有历史感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北京。一句话,北京人不能栖居在一个没有了“魂儿”的、没有了“味儿”的都城中。那么,怎么样重新复兴老北京的“魂儿”呢?基本上不能从宫廷文化中找到根基了,也基本上不能从士大夫文化中寻找根基了,那就只能从民众文化中接上文化的脐带了。
北京地域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是极为难得的宝藏。它们不仅不是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今后更好发展的助推剂。只要利用好这些资源,北京就会成为更有价值的宝地,成为各国人民争相前来一睹风采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里我给城市的管理者们献上六点建议,希望能够发挥微末作用。
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树立都城形象,这里有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参考。
第一,摸清家底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框架中,就有“立档、抢救、保存、保护、传承、研究、宣传、振兴”等多个工作环节。建立较为完备的档案,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以我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北京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不错,当然也有提高的很大余地。历史街区、老字号和老品牌、传统风俗习惯、特定文化活动的空间(如庙会)、特殊的工艺美术、表演艺术(京韵大鼓等)等等,哪些需要抢救和整理,哪些今天已经基本消亡,需要通过博物馆和陈列馆的方式予以保存,那些能够通过特殊扶持而得以焕发新的生机,需要细致的调研和小心的论证,需要政府的力量、学界的知识和民众的参与三方的合力。缺了哪个方面,事情都可能走样。
第二,广泛参考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各国在都市的建设和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各国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那些经验不见得都适合我们,但是取精用弘,博采众长,则是我们应当有的态度。设若北京的城市硬件规划和发展思路,在几十年前就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我们得少走多少弯路啊!今天在城市文化的设计上,依然需要广泛参照各国各地区的成功经验。哈佛大学旁边的哈佛广场上,连开哪类餐馆都有限制,以鼓励餐饮文化的多样性,限制连锁快餐业对老字号和特色餐饮形成冲击。
第三,京城和京郊、京畿地区的协同发展,乃是北京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京郊和京畿地区不仅是为城区涵养水源,消化垃圾等,还是为城市发展储备空间,为城市生活提供某些转换的重要区域。在未来的发展中,京郊、京畿地区的作用会逐渐凸显出来。从国际大都会的发展经验看,京郊、京畿的远期发展前景,将会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第四,都城文化建设中的取舍,应当充分听取民众和专家的意见。北京鞭炮的限制性燃放措施,就是相当成功的例子。广泛听取民意,同时尽量随着当代都市生活的新环境和条件,大幅度降低传统民俗活动的潜在风险,应当是今后对待许多民俗事象时应当采用的措施。社会管理的策略之一,也在于将某些事象的决定权,下移到民众当中去,培育与决定权相配合的责任感。尤其是某些“移风易俗”的举措,若是经由民众广泛参与并以适当程序决定,其效果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降低民众与政府潜在或直接对立情绪的发生机会。这也是一种为政的智慧。
第五,要高度重视本地的民俗传承。它们所拥有的直接的和潜在的价值,往往还远没有为人们认识清楚。它们是当地人民长期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血脉,是某种特殊载体,能够生动呈现和反映特定地方的特殊历史进程和民众的情感历史、审美倾向、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的观念和情感,传递着该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和某种精神气质。
第六,由于民众文化的多相性和复杂性,对于不同文化特质和要素的传承,也就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文化事象,采取各不相同的工作路径和方法。有些民俗事象,像民间工艺的某些类型,具有生产性前景和市场化条件,可以顺水推舟地鼓励和振兴。有些艺术门类,今天振兴的条件还不具备,需要耐心培育消费市场,需要逐步引领它们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有些文化事象,更属于昨天文化的折射和投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好资料档案的抢救和保存工作。有些有助于培育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道德情操、艺术鉴赏力和手工技艺的事象,则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安排,成为体验式教育的一项内容,培养孩童的动手能力,或者成为美育教育的一项内容,增加儿童的审美能力等等。
总之,北京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这座大都城的明天,一定会因为承续了昨天的美好而更具魅力。谢谢大家。
朝戈金 2012/4/7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04-1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