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研究员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论坛——2012中国传统文化分论坛,并发表题为《民俗传统与都市生活》的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由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论坛组委会主办,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北京东岳书院承办,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城市精神的建构”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国际曲社的7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精神弘扬的理论联系、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城市精神的培育、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精神的关系等内容展开研讨。
民俗传统与都城生活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做“民俗传统与都城生活”。
先说什么是“民俗”。通俗地讲,民俗就是民众生活的风俗习惯。人民的学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早年曾指出,“民俗是一种民众文化事象”。
那么,传统民俗与当代的都市生活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或者换句话说,传统民俗能够为今后的都市文化建设起什么样的作用呢?对这个问题的粗浅回应,就是我今天在这里想围绕北京这座都城所要讨论的。
先放眼世界,我们看看在不同的国度中,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什么样的都城,是令人羡慕、赞赏、乃至流连忘返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是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城市,若是没有历史,没有传统,也就没有了味道。一个历史短浅的城市,可能自然景观非常漂亮,令人赏心悦目,但那顶多可以说是个“美丽的城市”,远远够不上是个“伟大的城市”。伟大的城市,各处矗立着建造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它能让我们似乎在穿越时空走廊,感受不同时代的样式、风貌和气度;伟大的城市,都是浸透着深厚文化的城市,那里人们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都在经年的传承中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范儿”,让我们能够轻易区分出这个城市所独有的韵味。
所以说,城市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两部分:城市的有形建筑和无形精神。
关于有形的部分,不是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暂且不说。关于无形文化,我想从几个方面稍加阐述。
先说无形的文化,大体上是指那些内容。
北京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这是今天的北京文化特色的底子。历史学家赵世瑜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在元、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区域体系,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在这些文化圈中,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形成多向互动,成为京畿地区的文化特色。无论建设‘大北京’,还是研究北京文化,都不应脱离对京畿文化的探讨”(2004)。
说到这儿,我们明白了两个问题,第一,北京的文化,是指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和民众文化。这三种文化一道构成了北京城的文化景观。缺少了哪个方面,北京的文化图景都不完整。第二,北京,旧时的北京,不光是指老城墙里面这一块儿地方,今天的北京,更不仅是三环四环乃至五环之内的区域,而是指包括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
今后,北京无论发展成什么样儿,多么现代,多么具有国际大都会的主要特征,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它是与传统割裂开来的。从另一方面说,在今后北京都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讨论中,不能不珍视北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表征。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事象,已经成为广为人知的北京文化“名片”,或者按照一些民俗学家的说法,叫做“标志性文化”。我们在老舍和其他“京派”作家的作品中,无数次领略过“京味儿”的巨大和持久的魅力。
作为一名民俗学家,我今天主要从民众文化、特别是民众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在北京的今后发展的设计中,尤其是在政策制定的环节,如何将北京地域文化的特色,作为一个应当大力保护和弘扬的遗产和“文化标志”,纳入设计之中,从而令北京的今后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感和连续感,令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它有情感上的归属感、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地域上的亲切感。
民众传统文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蔚为大观,大家都有了解。且不说京城的叫卖声(通过话剧《茶馆》能有所领略),传统的饮食起居、年节习俗、人伦关系、官民做派,光是传统民间工艺,从庙会上铺天盖地的兔儿爷到精美绝伦的葡萄常工艺,就能举出多少来!再说地界儿,前门外,大栅栏、琉璃厂、天桥、厂甸、牛街、同乡会馆等等,都满是故事和传说。出城向西,沿永定河两岸,那些山道、煤窑、五十八村龙王大会、妙峰山庙会、京西幡会等等,也都是标志性文化的主线。
今天的北京,金融街、CBD、无线宽带、电子商务、地铁和地面交通网络、火车和空港、中关村高新技术区、众多外国驻华机构和组织、林立的高楼和各式新型住宅小区,都给人国际性大都会的印象。不过,我们也不断听到各种抱怨,水泥的森林令人之间的疏离感成倍增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令休闲和体会都市生活意味成为奢侈品。譬如,有人说“年味儿”淡了,有人说老北京的老字号逐渐减少了,不少老派的营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还有人说,今天街坊邻里的关系不像从前那么温馨自然了,总之,今天的生活不像从前,有那么多可以回味和惦记的内容了。
都市生活和农村生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真的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呢?不见得都是。
我们今天遇到的社会急剧变迁的问题,如何对待传统与如何发展自己的问题,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以这种各样的形态,出现过很多次。
拿德国来说,在日耳曼民族刚刚开始工业化进程的时候,是赫尔德、格林兄弟这些人站出来,开始大力抢救和搜集、记录日耳曼民间的故事和诗歌,他们认为,真正的日耳曼民族的精神,就体现在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化传统中,而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是背弃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因而他们不能成为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德国在民间文学的抢救和保护方面,在传统文化的研究方面,都是走在了前面。在英国,关于研究民众知识的学问——民俗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也是当时的知识界意识到,在英格兰这篇土地上,传统文化事象在日渐远去,应当开辟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集中研究那些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事象,它们可以统一放在“民众的知识”这样一顶帽子下面。今天的英国,仍然是深具传统的国度,不仅在国体上王室得以保留和发挥作用,在伦敦一些历史街区,连照明的路灯还在用古老的煤气灯,以彰显其历史感。
再回到亚洲来。在20世纪的日本,民俗学的发展,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在如何保持本民族传统与带领国家迈向现代化方面,探索并实践了一条颇为有特色和成绩的进路。今天的日本,新干线与老建筑、西装与和服、西餐与日本料理、西方文明理念与传统思想体系,形成了奇妙的整合与统一。在日本的大都市中,这种混溶的特征愈发鲜明。
因为不能脱离国家发展的大势来谈论一个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上面极为简要地提及几个可以作为“样板”来参考的国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04-1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