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音影图文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音影图文报道

世界二十四不朽史诗永镌青海湖畔
  作者:盛楠   摄影/图:陈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15 | 点击数:7551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镌刻在青海湖畔另一种形式的不朽诗作;这是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东方和西方的神奇文化链条;这是古今中外诗人超越世界与民族的深沉思考和心灵交响……二十四座出自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伟大的民族史诗中的青铜雕塑,耸立在举世无双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中,散发出各种世界文明杰出智慧交融的光辉。这一切,赋予了青海强烈的文化尊严。

  青海湖畔:思想激荡出磅礴诗卷

  “青海就是一部辉煌的诗篇,这诗篇,用中国的语言、东方的韵律,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理由和目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

  2007年8月,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青海湖边拉开了序幕。

  2009年8月,诗人们再次相聚青海湖畔,为庄严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墙揭幕,并且举行了首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仪式。

  2011年8月,还是青海湖畔,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朋友,以“国际交流背景下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为主题,探讨全球化背景中诗歌艺术的共性和语言文化的民族差异性,推动世界文化交流。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这样说:“以闻名世界的蔚蓝色湖泊所命名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从创始之初到现在,致力于一种跨越文化的国际视野,不断拓展着当今诗人的视野,不断寻觅和创造着更加深入人心的对话语言,通过中外诗人坦诚、友好、广泛的交流,一幅幅不同文明共存共荣、各种思想和诗歌创造力互相激荡而成的磅礴诗卷,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无疑是有益于激荡诗歌活力的一个创举。”

  诗歌广场:留住诗韵的世界唯一

  在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举办后,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就诞生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在青海湖畔,修建一面与当地民俗风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歌纪念墙,以高原文化传统中最为神圣的形式,铭刻诗的庄严和诗人的心声,记载历届诗歌节的风采。并将青海湖诗歌宣言、诗人签名及荣获“金藏羚羊奖”的诗人肖像和简历一起镌刻在青海湖诗歌墙上。

  自2009年开始,为宣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而建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开始建设,经历了三年多时间,首先建成了总长40米,主宽3.16米,主高为4米的藏文化形式的诗歌墙一座,并在广场内设置了中外民族史诗雕塑作品。同时,围绕诗歌墙和雕塑,完成了广场喷泉给水、电力管线和装饰灯光、草坪音响安装等建设。目前,24部中外民族史诗雕塑作品全部落成。

  如今全面建成的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因为拥有了充满文化厚度和力度以及中外著名诗人影雕为内容的嘛呢石诗歌墙,再加上反映二十四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的雕像,已经成为青海湖景区的地标性建筑。为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建设文化青海湖展现了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极大地丰富了青海湖的文化内涵,促进我省文化旅游品牌的培育和发展。

  想象的奇迹 这毫无疑问是地球上举世无双的传奇!

  因这一人类伟大史诗青铜雕塑群在地球上独一无二!

  因这里有与嘛呢石经墙合而为一的国际诗歌墙!

  是什么力量、何种智慧成就了这一地球传奇?

  是诗歌!是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有无穷创造力的诗歌的想象!是大美青海的神奇山水和草地!是青海人民自信、开放、创新勇闯欠发达地区成功之路的一次次大胆尝试!是青海人海纳百川凝聚世界智慧的伟大结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 2012-08-12 09:12: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新竹客家方口狮红了 邱镜淳县长北京推介
下一条: ·光明日报出版社:故事中的文化 影像中的中国【视频】
   相关链接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
·“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李连荣]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一带一路”与口头史诗的流布和传播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李粉华]亚瑟·哈图与《玛纳斯》史诗的英译
·[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玛纳斯》的当代传承与史诗演述传统的发展走向·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民族史诗迈入影像时代的新尝试
·博科娃:在世界诗歌日的致辞·2016年《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招标通知
·[诺布旺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呈现“史诗中国”·诺布旺丹:《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