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马京]高等院校中国文化课程应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作者:马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8-13 | 点击数:7265
 

  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目的、意义就在于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自身,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从而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材主要有《中国文化史》、《中华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史概要》等。就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教材而言,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教材;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宁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鉴于我国高等院校数量庞大、类别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地域分布不同,在开设有关中国文化内容的课程时,一些院校会结合自身的条件自编教学大纲、讲义,自制多媒体课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授课教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领域或兴趣爱好又会出现变通。同样是公共人文素质通识教育的中国文化课程,综合性大学会选择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和《文化人类学》,理工、农林、财经、师范、医学、艺术、外语、军事类等院校会开设和自身学科有关联的中国文化课程,民族院校则多选择开设《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概论》、《中国民族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课程。

  以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的体系为例,其绪论阐述了“文化”界说、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上编第一章至第五章讲授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编第六章至第十四章分别讲授了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史学、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古代宗教、中国古代哲学。下编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由此可见,该教材体系主要由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中国文化结构的思想价值和中国文化的类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文化的走向构成。可谓是体大思精,征引宏富。但该教材自1994年出版以来,经过2004年的修订版,到现在已近30年。因此,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教材分量过重,上中下三编内容有交叉重复外,涉及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显然不够。除了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中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外,其他章节均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笔者以为,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树立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创中华的理念。大学生们的所学所习应高于国民义务教育,而在该教材中,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无外乎天文、数学、医药和四大发明,这部分的知识水准,几乎等同于中学阶段的知识。中国语言文字一章中实际上只讲授了汉语汉字,也未能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文化具有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的特征,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文化课程应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为红线来贯穿全教材体系。在具体的教材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吸收借鉴当下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要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增加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特别是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内容编写进教材,从而将中国文化课程打造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08-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西安地区将在周至起良村开展“古法造纸”高校大学生实践体验活动
下一条: ·华东师范大学“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暑期学校开课
   相关链接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载体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从最“土”的学问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罗妹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研究
·[金书妍]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品牌营造方略·习近平: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钟进文]“失忆”与“记忆”之间·湟中堆绣传承人:坚持30载只为传承民族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