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全球中国研究期刊高级论坛”的创设
为了巩固此次论坛的成果,在论坛的最后环节,复旦大学邓正来教授以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编的身份向与会代表发出如下正式倡议:以此次参加论坛的杂志为主体,成立“全球中国研究期刊高级论坛”(以下简称“高级论坛”)。高级论坛的根本宗旨是:团结全球中国研究学术期刊,促进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在学术理念上,我们将坚持“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原则,潜心创办第一流的学术期刊,刊登第一流的学术成果;在学术旨趣上,坚持“根据中国、走向世界”的原则,坚持以中国化的学术成果促成国际化的学术影响。按照设想,高级论坛在性质上定位为一个较为松散的学术交流俱乐部,将每两年举行一次论坛,由论坛的成员期刊轮流主办,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持常规性的交流。除了主办正式的论坛外,诸成员期刊之间也可加强日常性的交流。这些交流形式主要有:1. 从论坛正式成立之日起,在www.yahoogroups.com建立一个电子邮件联络网(email listserv), 成员期刊主编之间可借此进行日常性的信息交流和问题讨论;2. 从论坛正式成立之日起,成员期刊之间相互赠阅今后各期期刊(若存量允许,也可补赠过往期刊);如有网上期刊可允许成员期刊登陆;3.从论坛正式成立之日起,成员期刊之间相互刊登介绍成员期刊的广告;4.从论坛正式成立之日起,成员期刊之间可以相互推荐优秀稿件;5.成员期刊之间可以应邀相互推荐学术文章评审学者;6.成员期刊之间可以应邀为对方期刊的专号(special issue)相互推荐学术文章;7.为了真正地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旨趣、理论范式、研究方式等,成员期刊之间可以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在各自的期刊上联合开展专题研讨,甚至联合主办主题性的学术工作坊、学术会议;8. 建立“全球中国研究期刊高级论坛”网站等。
与会代表就论坛的名称、具体组织形式、论坛的承办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商讨,并就上述倡议基本达成了共识。根据大家提议,该高级论坛的秘书处将设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作者简介】
孙国东(1979-),法学博士,复旦大学讲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人员。林曦(1982-),伦敦经济学院法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讲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人员,兼伦敦经济学院中国比较研究网客座研究员。
【注释】
[1]参见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参见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3]参见邓正来、孙国东:《全球化、文化政治与法律哲学:与邓正来先生谈中国法学的“全球化论辩”》,载《东方法学》2008年第1期。
[4]邓正来:《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开放性全球化观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5、179页。
[5]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15页和邓正来:《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开放性全球化观与中国法律哲学建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1-193页。
[6]关于“理想图景”的性质及其意义,参见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页注2。
[7] [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4-85页。
[8]经济学界已经开始探究所谓“中国奇迹”的成因。比如说,林毅夫提出的“后发优势论”:“发展中国家一般说来,资金相对稀缺而相对昂贵,劳动力相对丰富而相对便宜,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载《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秦晖则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解释:“从1992年开始的第二波改革,其基本特点有二:其一是改革的帕累托改进色彩不复存在;其二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以集权降低制度转换的交易成本’成为‘奇迹’的主要原因。”(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载《南方周末》2008年2月21日)
[9]参见邓正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10]Gudmund Hernes,Europe in the Asian 21st Century: A NORFACE Forward Look Think Paper.见作者所提供的电子版材料。
[11] [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6页。
[12]参见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想“走出去” 必要先争夺话语权》,载《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12月8日。
[13]需要指出的是,“地区研究”并不必然导致自主性的丧失,关键取决于研究者本身的立场和取向。以人类学为例,“区域研究”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尤为盛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因人类学研究而兴起;比如,此次论坛的参与者、SSCI刊物《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主编周大鸣教授就将“区域研究”作为与田野调查、历史人类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相并列的一种人类学学术关怀予以审视。但是,正如吉登斯所言,人类学维度的感受力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使我们能够欣赏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多姿多彩的人类生存方式”(参见 [英]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20页)。但究竟是将非西方的多样性纳入到西方主流话语体系还是寻求其自身的自主性则取决于研究者本人的偏好。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秋季卷,总第28卷)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2012年08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