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与当代会展节庆文化
会展节庆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模式和文化产业,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尤其是对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扩大对外影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和推动作用。在本届论坛上,与会学者针对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草原文化与当代会展节庆文化的内在联系、特色化会展节庆文化体系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
闫利霞的《发展文化会展,传承草原文化》,结合我国我区文化会展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阐述了内蒙古文化会展的当代走向、草原文化与文化会展的互动关系,提出文化会展活动与旅游、民族体育相结合,打造出会展品牌与旅游品牌、体育品牌互动的综合优势的发展策略和思路。刘建禄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心培育发展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针对会展节庆这一新兴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文化功能,在系统地分析打造会展节庆品牌的实际意义和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发展现状的同时,指出了培育发展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的具体策略和措施。王佩良的《基于草原文化的内蒙古特色节事活动创新策划》,认为开发草原特色节事活动必须因地制宜,从自治区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出发,走综合开发、配套发展的路子。葛玉广、韩黎黎的《我国会展业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的对策研究》,王海滨、葛力大、葛力英的《关于打造呼包鄂会展节庆、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构想和具体推进建议》,张磊、许燕的《论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那达慕”对区域社会功能的推动作用》等,从不同视角对会展节庆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发展措施进行多视角的审视和阐述。
草原文化资源与草原考古研究
考古文化是人类文字历史之外的一种实物文化的真实记录和再现。草原考古对草原文化而言,不仅具有补充、完善的作用,而且还有更正、充实和提升作用。随着草原考古的发展,草原文化的研究,从文献考证的“小传统”走向了文化思考、文化再造的更为宏观、直接的“大传统”视野。本届论坛的“史前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分论坛,采取“讲坛”形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赵志军研究员、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吉平研究员、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少兵副研究员三位学者,分别作题为《欧亚草原是史前东西文化交流主干道考古出土小麦遗存研究》、《科尔沁地区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用现代技术诠释草原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
赵志军研究员根据新发现的考古实物证据,介绍了小麦的起源地、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其传播途径,阐述了小麦传播的方式可能与绵羊和青铜冶炼技术捆绑在一起,如同一个文化包裹,通过散布在欧亚草原上的早期青铜文化的接力作用,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并逐步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吉平研究员运用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料,介绍科尔沁地区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发掘过程,详细描述了遗址的基本情况,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的保存状况、形制特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实物图片揭开了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神秘面纱。自2010年4月以来,内蒙古博物馆先后对1000多件珍贵文物进行了三维数据采集及数字模型建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李少兵副研究员以吐尔基辽墓为例,介绍了三维数据采集的标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他认为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在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三维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对内蒙古博物馆业的发展和草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本届论坛无论在学术视野的拓展,还是在学术新亮点、新观点的推出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突出特点有:一是理论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态势。二是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向应用研究延伸,对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给予了更多关注。三是对草原文化典型载体、代表符号的专项研究,形成系统化趋势。(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王其格;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2年09月03日11: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