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当代价值体系的构建
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草原文化资源,如何将草原文化的精髓有机地结合于现代文明,从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富具个性的草原文化当代价值体系是本届论坛最集中的话题。
张淑梅的《论草原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着重分析了草原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和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转型途径和方法。认为草原传统文化要想实现现代转型,首先要解决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理论与实践两种对应文化范畴的协调关系,让草原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现代社会和主流文化形成互动关系,汲取民族的、地域的、原生态的文化营养,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思维的转化,将草原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予以重新开发。黄淑洁的《草原传统文化在三网融合时代的现代转型》认为,在三网融合时代,首先要对草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用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对传统文明结构的调整,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其次,是塑造草原文化的绿色品牌形象,借助三网融合、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升其竞争力、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再次,借助三网融合建立网络文化传播通道,积极挖掘、开发草原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运用现代技术和全球化平台、扩大其传播途径,逐渐将草原文化资源在传播领域中的“弱势”变为“强势”。苏肖雯的《让世界共享草原文化盛宴如何加快草原文化的全球化步伐》,从全球化角度再度审视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潜能,提出在草原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创新”与“模仿”、“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草原文化典型要素的力量,打造出草原文化的产业化优势,为草原文化的“走出去”和全球化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董杰、代钦的《草原科技文明研究的当代价值》,从科技史的视角分析和阐述了草原科技的基本特征、内在构成、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实际作用。王海荣的《当代草原文化的变迁研究》,从文化变迁的普遍规律入手,对当代草原文化变迁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的深刻变化以及变迁的内在动力,外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石双柱的《草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蔡欣欣的《蒙古族草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草原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着手,对草原文化的思想传统、精神实质的内涵外延,现实价值和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多层次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王泽民、刘蒙林的《弘扬草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王卫民的《倡导生态文明弘扬草原文化》、张国的《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初探》等,从生态学、生态文化学角度,对草原生态文明的人文特征、发展演化过程,草原民族的生态思想、生态伦理体系及当代草原生态的现状,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传承、新时期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等进行宏观的系统考察和微观的深入分析。
在当代语境下如何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草原文化资源是一个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以及政策、法规多层面的综合性社会课题,也是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产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谷彦彬的《以创意产业的视角思考草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本着“保护为主、抢修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从创意产业的视角思考草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对立统一关系。认为创意产业是草原文化开发的有效途径,而草原文化资源是草原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源泉。潘照东的《草原文化产业开发的价值评估》,从文化与产业的复合特征入手,对草原文化产业开发评估的基本原则、草原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手段、评估体系进行了理论总结,归纳出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策略和目标。乌兰图娅的《充分发挥博物馆在草原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从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功能出发,在系统地阐述博物馆在传播草原文化过程的功能特性、中介作用的同时,提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载体作用,将草原文化推向国际化、品牌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杨舒的《打造内蒙古文化特色旅游书籍设计》,在阐述旅游书籍在旅游产业中的特定作用的同时,结合内蒙古旅游文化现状,提出了以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书籍的宏观设计理念及微观操作方法。
草原文学艺术的内在精神及当代价值
文学艺术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性载体之一。草原文学艺术在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层面都具有明显的草原文化形态特性,蕴含着草原文化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审美传统。在本届论坛上,学者们围绕草原文学、艺术、美术等代表性载体的基本特点、发展演进过程、当代价值及草原艺术学理的构建等进行探讨。宋生贵教授在《草原艺术学理建构的观念、方法及意义》的学术报告中认为,“草原艺术”是个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概念,是基于草原的自然状貌、人文风采的艺术形式。鲜明的地域特性、民族特色是草原艺术的生成土壤和核心要素。草原艺术的学理建构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可称之为一项大的学术工程。“草原艺术”的“整体观”、“象征性”与“地方性”是相一致的。
乌兰托亚、海日汗的《论草原艺术的一体化特征》,站在草原文化整体构成的立场上,宏观审视了草原艺术的一体化特征和草原艺术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系统地阐述了草原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演绎传承过程和独到的人文内涵。认为就一般的生活方式而言,许多习俗在欧亚草原游牧民族中都是共同的。动物是草原艺术的永恒主题,以动物为主要母题的艺术传统融入到草原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意识之中,在草原文化圈中广泛传播和延续,造就了草原艺术的一体化特征和共同风格。侯霞的《蒙古族盘长图案考及其演进规律解析》,在对蒙古族民间盘长图案的渊源进行考证的同时,对其演进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蒙古族盘长图案是与原始“绳艺”、“绳纹”和“佛教八宝”等有着密切渊源联系的象征符号。蒙古族盘长图案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规则到程式化的演进过程,最终演变成一个内涵丰富、变化多样的吉祥纹样和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奇洁的《汉藏艺术交流的草原之路》,冀文秀的《视草原如亲友、象心肝一样爱惜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生态教育取向》,杨海鹏的《蒙古族体育类非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等从文学、美术、体育等不同学科视角,通过对草原文化典型符号的专项研究,着重探究了草原文化代表形态的特定内涵、保护开发价值及当代语境下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2年09月03日11: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