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晓萍致辞
【 欢迎在线收看课程直播:社科智讯网 】
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2年8月20日至9月2日举办,推进民俗学究生教育工作,增强全国高校相邻学科之间的沟通,扩大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行的合作,发挥民俗学在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民俗学研究生教育是民俗学学科建设能力的标志,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996年,“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曾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其性质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时隔16年,2012年“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再次举办,拿出诸多有益的理论创新成果,促进民俗学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强化使命,做出理论新贡献,探索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
本期暑校由教育部部属重点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民族院校合力共建,符合新时期我国民俗学发展的特点,是民俗学现代教育扩大发展的标志。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在钟先生身后创新发展,保持了该学科在国内院校同行中的优势地位,拓展了民俗学基础研究,发展上、中、下三层文化综合研究,并在数字化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是研究我国多民族文学的国家级科研单位,以民族民间文学和民族民俗教学科研为特色,在民族史诗学、口头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领域颇有成绩。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西部高校和民族地区院校中的重点建设单位,所依托新疆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民俗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西北边疆历史较长、特色明显的民俗学学科点。
2012年8月20日,暑校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楼108教室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有2012年“中国民俗学研究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北师大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董晓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郭海燕副处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教授等,各位领导高度赞扬钟敬文先生创建并献身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大师精神,充分肯定暑校承办各方为民俗学教育付出的辛勤努力,希望民俗学教育在促进国家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
本期暑校的师资结构和课程内容展现了民俗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暑校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担任主讲,来自民俗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等多位知名学者出任了教学工作,构成了拓展民俗学内涵、外延的“文化型”人文社科研究综合阵容,主要主讲人及其题目是:(中国人民大学)郑杭生《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一些新趋势》、(清华大学)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北京大学)王邦维《神话怎样与历史纠缠:三个地名引出的故事》、(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金丝燕《跨文化研究方法论》、(北师大)董晓萍《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和《比较民间文学研究的个案与方法──使用多民族民间故事资料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口头传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Ülo Valk《民俗学的概念基础》和《爱沙尼亚民俗学研究》、(北师大)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日本东京大学)菅丰《“古镇化”现象与民俗学研究》、(北京大学)高丙中《当代社会的民俗学研究:中美两国的例子》、(北师大)万建中《故事学研究与当代文化建设》、(北京大学)陈岗龙《东方文学研究与民间文学研究》、(北师大)杨利慧《21世纪以来的世界神话学》、(北师大)萧放《历史民俗学视野下的传统节日研究》、(新疆大学)热依拉·达吾提《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以新疆民间叙事诗<达斯坦>的表演与民间接触为重点》、(新疆大学)周亚成《民族民俗学研究──以新疆哈萨克民俗调查为例》等。暑校的师资构成和课程主旨体现了钟先生生前大力倡导的民俗学自觉肩负文化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取向。
民俗学教学科研近年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期暑校将这些新成果加以转化,提炼出当前民俗学面临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一些概念,如“口头传统”、“民族民俗”和“跨文化研究”等,探索将之投入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活动。本期暑校提供了相应的教材,包括钟先生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和《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以及《民俗学科建设报告书》、《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和《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等,帮助研究生加强课堂学习,深化理论思考。
培养新型研究生人才是暑校项目留下的真正财富。本期暑校共招收正式学员176人,加上在京高校和部委机关旁听人员学员30人,逾200人。其中青年教师占21%,博、硕研究生占79%,研究生数量超过上次高研班15倍。学员共来自全国53个院校,另有3名研究生来自美国、意大利和日本高校,院校的数量超过了上次高研班2倍。学员的学科分布以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为主,也包括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对外汉语教学、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共8个学科。在这批学员中,很多人是上次高研班学员返回各自院校后,成为学科带头人,再带出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研究,他们证明了前辈开创的民俗学研究生教育在连续发展,并有十分广阔的拓展前景。
暑校坚持公益教育,对正式录取学员实行校园卡就餐和住宿补贴,提供免费教材,学费全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承担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和网络管理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全程免费网络视频教学服务,参与补贴学员食宿,并对参与“中国民俗论坛”网站建设的青年研究生志愿者代表提供了全额学习资助。新疆大学为西部15个院校的43名学员提供了优惠资助。暑校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新疆大学设立两个现场教学会场,纳入数字民俗软件教学,在西北民族大学设立网络教学创新试点,鼓励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民俗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线注册网址,全面扩大研究生教学资源共享。
暑校组织研究生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和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基地。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学术训练背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相关问题和课题进行研讨,并提交毕业论文。暑期学校设立研究生交流奖项,设优秀论文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鼓励学员把暑校学习成果带回各自高校,迅速成长为民俗学科青年后备力量,为国家文化建设多做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 2012/8/20 15:03:1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