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当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时,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家剧社后来会成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唱不尽的戏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欢离合,转瞬间已是百年,易俗社百年间却经历了太多的雨雪风霜,终于迎来了百年华诞。记者昨日获悉,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已举行了多项活动,受到了各界的热烈关注。而进入8月后,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更是渐入高潮,易俗社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将于8月13日在易俗大剧院隆重举行。
说不完易俗事 诉不尽梨园情
说不完的梨园情,唱不尽的易俗社,能和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易俗社是西安人,陕西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骄傲。百年易俗社至今保留着鲁迅题写的“古调独弹”的匾额,而其“移风易俗”的“易俗精神”更是成为易俗社人一直的骄傲。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千年来承载着多少先辈的艺术之魂。时光流逝,秦腔的那些光辉往事已经逐渐不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依然是历史中重要的一页。1912年,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以“改良社会、启迪民智”为己任,用戏曲为手段,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办了易俗社。秦腔自此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更是起到了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历史的岁月中闪亮着它的光芒。
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国营剧团,并打开了几十年的门禁,开始吸收秦腔女演员孟遏云等入社,成为第一个招收女演员的秦腔剧社。而易俗社成立后,先后创排了《三滴血》、《软玉屏》、《夺锦楼》《游龟山》、《柜中缘》等多部经典剧目,已成为永恒的经典。
百年华诞月 戏迷狂欢节
为了迎接易俗社百年华诞,陕西省人民政府筹备了易俗社百年纪念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自6月份启动以来,以“弘扬传统艺术,振兴易俗精神”为基点,不断将秦腔艺术推向深入,将易俗精神发扬光大,已经成功举办了多项活动,包括《西安秦腔剧本精编》首发式、易俗社优秀经典剧目惠民展演月、陕西知名院团庆贺演出月、易俗社音乐创作理论研讨会、易俗社剧本创作研讨会和西安市文联书画庆祝笔会等。与此同时,还启动了纪录片《百年易俗》拍摄,截至目前已进行了60余场的演出,吸引了2万余名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受到了戏迷的热烈欢迎。
而记者昨日获悉,8月将是易俗社百年系列活动的重点演出月。从8月1日到8月31日,可谓天天有好戏,用艺术为古老的剧社送上一份生日贺礼。八月上旬是秦腔经典折子戏专场,名家新秀齐上阵,带来耳熟能详的秦腔名段。8月13日将举行隆重的百年易俗纪念大会,并将进行大型秦腔史诗剧《易俗社》的主题演出。此外,本月还将举行秦腔发展研讨会、书画庆祝笔会以及“易俗百年”图片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7日、8日、9日三天,将在易俗大剧院举行三场秦腔经典剧目的义演,三台剧目分别是《柳河湾的新娘》、《火焰驹》和《墙头记》,惠敏莉、侯红琴、张超等名家都将登场。这三台剧目都是易俗社的经典剧目,曾轰动一时,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极大地扩大了秦腔在全国的知名度。而此次演出将全部免费,戏迷可通过网络抢票等形式一睹名家风采,迎接易俗百年华诞,戏迷们也可过一个属于秦腔的狂欢节。
文章来源:中新网-陕西日报 2012年08月08日 15:52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