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的盛夏带来的热情与惬意,正如“夏都”这个亲切名称一样,使人们总能在七月的西宁分享到她名副其实的清爽。
7月17日上午,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隆重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在论坛上激情洋溢地说:“7月的青海,天气凉爽,山川秀美,在这美丽的高原古城西宁,我们相聚一堂,共论‘格萨尔与世界史诗'.”
此次论坛,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芬兰、波黑、亚美尼亚和马里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研讨史诗学术,这对推进中国史诗学的学科发展,推动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的理解、对话与交流,乃至对于倡导文化多样性,都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武寅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源远流长。从中国的北方到西南,分布着举世闻名的“三大史诗”和数量可观的其他史诗传统,它们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诸多民族。在中国的南方,学界还发现并记录了数以千计的史诗或史诗类叙事,它们分属于几十个南方少数民族。这些从南到北广泛分布的史诗,大多至今仍以活形态的口头演述方式在本土社会的文化空间中传承和传播。这些口头史诗,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
武寅说,中国的史诗研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系统的中国史诗学研究。稍后,逐步形成了史诗研究的范式转换和文化自觉,并在最近10多年来,加强了与20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史诗学研究的对话和交流,并注重参与国际对话、借鉴国际同行经验。今天的中国史诗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既有丰富田野经验、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研究队伍,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以多种文字出版的史诗文本,涌现出一批有见地、有分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渐次形成了带有一定学派特点的中国史诗学体系。
武寅说,青海的史诗蕴藏量十分丰富,近一半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表现形式对于丰富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网-青海日报 2012-07-18 15:52:00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