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元上都,人类的Xanadu!
──元上都遗址采访记
新华网 2012年06月29日 23:48:20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廖翊)6月中旬,记者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广阔的金莲川草原上,奔淌的闪电河畔,但见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遗址独立于苍茫之间;北部雄浑的卧龙岗上,一处处敖包依稀可辨……
这就是伟大的元上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点;这就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到的Shan-Du,英国大诗人柯勒律治在著名诗作《忽必烈汗》中描绘的“世外桃源”――Xanadu!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元上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16年不懈努力,将Xanadu呈现于世
“1996年,我们就开始启动锡林郭勒盟元上都申遗工作。”锡林郭勒盟副署长、锡林郭勒盟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其其格说。
她介绍,这16年,是努力将一个庞大废都的“真实性”“完整性”呈现于世、让世界感知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过程。
从2004年开始,先后与相关学术部门联合召开5次国际性研讨会,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让世界进一步认识到元上都的历史贡献与重大价值;
为了更好地展示元上都的辉煌历史,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自治区考古所对遗址及周边敖包和古墓群进行了全面勘探测绘,发掘展示出明德门遗址、御天门遗址、大安阁遗址、穆清阁遗址、古城墙等重要文物古迹,出土了汉白玉龙柱等一批珍贵文物;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先后编制完成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和《元上都遗址周边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规划》等,并经自治区政府颁布实施;
……
2011年初,元上都遗址被正式列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当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前来实地评估考察元上都遗址和周边环境,充分认可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对中国政府对元上都遗址的规划、保护、管理、研究、展示、服务、宣传、群众的支持度等,均表示满意。
永不湮灭的崇仰,护佑永恒的元上都
漫步元上都遗址,感受着三重城的巨大辉煌,也感叹“宫阙殆尽”的都城在废弃于荒原600多年后仍能保持其真实与完整――
记者采访了解,当地农牧民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崇仰和怀念,为了不惊扰祖先,数百年来,信守人畜不踏遗址;
一位叫沙0fb东希格的当地蒙古族同胞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元上都,并赠与记者其以母语写就的关于元上都的著述;
多年前,北京一家著名企业试图投资几百万促进当地旅游,当地政府拒绝了这家企业投资,使遗址得到原生态的保护;
申遗工作启动后,元上都进入了当地小学课本,学生们在相关活动中骄傲地写下心中的元上都,画出心中的元上都;
自2000年开始,遗址区内及周边牧户300余户1500多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顺利搬迁,几位搬迁牧民对记者表示,尽管放牧受到影响,但为元上都成功申遗感到骄傲;
在广阔的遗址保护区,当地组织一支冬季马队、105位文物保护员,自觉与相关部门实行四级联动,对保护区实行24小时监测……
“在元上都遗址方圆250多平方公里的遗产区,以及1500多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到处可以看到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为元上都遗址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这些努力为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表示。
申遗成功后,保护将是“重中之重”
“如果申遗成功,将把元上都遗址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内蒙古各级领导对记者郑重表示。
记者欣慰看到,在元上都申遗过程中,“保护”,已迈出切实的步伐。
在明德门、穆清阁的发掘中,考古队就采取PS溶剂滴灌形式,以“可逆性”的发掘实现对古文物的完整保护;
遗址核心保护区已安装25.8公里围栏,围封面积41平方公里;
具有视频监控、震动报警能力的“草原神灯”安防系统已完成一期工程,年内将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
已在遗址周边建设起了气象观测站及环境监测站,对遗址风向、风速、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地湿,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
已评估遗址客流量,确保申遗成功后有效控制客流以保护遗址;
……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表示,申遗成功后,要以此为契机,在自治区和遗址所在地干部群众中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参与遗产的保护管理,使元上都遗址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荣耀和骄傲。
“元上都申遗过程是最好的宣传保护过程,申遗成功后,这个伟大遗址将得到最大保护。”元上都遗址所在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委书记田永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2年06月30日 00:12:20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