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盘点国外端午习俗
  作者:记者 肖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4 | 点击数:3902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那些吃粽子、庆端午的国家

  中新社记者 肖欣

  农历五月初五(今年是6月23日),全球华人迎来端午节。这一发源于中国的传统佳节,也被周边国家吸纳和接受,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庆祝。

  韩国江陵端午祭吸引百万游客

  韩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在江原道江陵市举办“江陵端午祭”。整个祭祀活动从四月初五“谨酿神酒”开始持续一个月。活动期间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伴以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巫俗、假面舞、烟火、农乐等表演,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集市。

  随着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每年端午期间,慕名而来的各国观光者达数百万。

  然而也有韩国年轻人表示,很多端午习俗只有在江陵地区比较兴盛,在首尔这样的大都市不怎么过端午了。为传承端午文化,韩国国家民俗馆特别举办“菖蒲水洗头活动”,长者用菖蒲水为儿童洗头,以求一年中吉利、健康。

  朝鲜举办艾糕制作大赛

  在朝鲜,用艾草和糯米、红豆等制作的“艾糕”已成为春夏节令家家户户常吃的传统饮食。朝中社介绍说,艾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能生长在任何向阳的地方,艾糕味道独特,药效很高。自古以来,朝鲜人民就认为吃艾糕既能预防疾病,也能保持健康,逢春夏,家家户户都摘艾草的叶子制糕,渐成风尚。

  平壤市民近日在七谷民俗馆进行了艾糕竞赛,市民和厨师一起制作的包馅艾糕、艾片糕、艾松糕、艾小球糕等近10种艾糕令人食指大动。

  日本端午成孩子的节日

  日本的端午节定在公历5月5日,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据称因日语中“菖蒲”和“尚武”谐音,这一天也成为日本的“男孩节”(儿童日)。这一天,日本有男孩子的家庭都要挂上鲤鱼旗,迎风起舞的各色鲤鱼旗乃街头一景。鲤鱼被日本人视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寄托了父母盼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勇敢坚强的希望。

  日本人在5月5日这天也吃粽子,但据称是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粽子如今已大不相同,日本粽子用箬叶或菰叶包裹米粉制成,成锥形,俗称为“茅卷”。

  新加坡端午龙舟赛拉近亲情

  新加坡华人把家乡庆祝端午节的习俗带到了这个热带国家,由于籍贯不同,新加坡汇集了福建肉粽、广东咸水粽子、豆沙粽,还开发出肉碎冬瓜馅的热带风味“娘惹粽”。端午来临时,很多家庭都用粽子祭拜祖先和神明,然后全家分享。

  端午龙舟大赛在新加坡也成为一项颇具规模的赛事,甚至催生出很多专业的赛龙舟俱乐部,还吸引外国龙舟爱好者前来参赛。

  2012年端午节与“父亲节”临近,新加坡华人社团特意选在父亲节当天举办“端午节嘉年华”,以“趣味旱龙舟竞技赛”、“父子竞猜”、“三人竞走”等互动活动增进家人间的亲情。

  越南“正阳节”五彩丝线祛病疾

  热衷龙舟赛事的还有越南。

  越南人称端午为“正阳节”,赛龙舟、吃粽子、戴五彩线吉祥符、涂雄黄酒驱虫是主要的庆祝方式。节日清晨,越南人家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丝线,等到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才能将丝线摘下,扔到河里,让河水冲走疾病。

  越南粽子种类丰富,有虾、瘦肉、蛋黄馅咸粽,也有椰丝、红豆馅甜粽,有菱形粽、棒形粽和方形粽。爱甜食的越南人吃甜粽时还要沾上蜜汁或砂糖。

  舌尖上的端午节

  各国庆端午习俗不同,但都会“吃粽子”,不仅如此,伴随华人华侨走向各地,粽子也风靡了那些不过端午节的国家。

  泰国人在泼水节时吃粽子,包粽子的糯米用椰汁浸泡,清甜飘香;用香蕉和椰蓉做馅、馅多米少的缅甸粽子则把东南亚美食的软糯甜腻发挥到极致;哥斯达黎加人用玉米粉包上牛肉、萝卜、辣椒等各种馅料,品尝时还要浇上牛肉汁;有“玉米情结”的墨西哥人也用玉米包粽子,里边填上肉片和辣椒,外边用香蕉叶或玉米叶包裹,别具风味……此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一些拉美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惯。

  粽子的美味对华人华侨来说,更在于舌尖上寄托的那份乡情。(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6月22日 14:0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专家把脉蔚县古村堡群落保护:村民是真正主人
下一条: ·多彩活动庆端午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