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节日的现状又岂止是其空壳化的危险。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我们民族心理最深层的一种东西,即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很大程度上是靠节日等民俗维持下来的,它虽是潜在、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一种真正的文化的力量。
仰望中秋时节的那一轮明月,他国之人怎能生出炎黄子孙那些悲与喜。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而节日大概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
如此,节日文化的淡漠和消弭实在可悲可叹且可怕。
让民众加入节日的“合唱”
2010年,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在2010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在通知中,春节的主题活动设立为辞旧迎新,清明为纪念先人,端午则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为爱情忠贞等等。
张勃说:“我们到了传统节日复兴和重建的时期。”
2008年的清明,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山西省政府在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介休市举办活动;2008年的端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中国文联在湖南汨罗举行端午文化论坛。此后几年一直如此。这不仅体现了态度的转变,更有了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
萧放说:“传统文化的张扬要有政府的指导,但同时,节日要成为传承文化的方式、凝聚和谐社会氛围的有效路径,还要与当下人的生活状态相交融。让大众徜徉在节日的氛围中,安排一些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才有意义,民众才会对节日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政府的‘独唱’若能变成民众的‘合唱’,民众的‘看客’心理便会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随着时代的前进,节日中的许多仪式、活动或已过时,如何让节日更适应当下人的生活,李汉秋说,这就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创新了,他说:“节日出游自古有之,也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但我们可以做得更有文化韵味和特色。像中秋旅游可以去能赏月的地方,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卢沟晓月都是不错的去处;母亲节大可以带上母亲旅游,去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年05月11日 09:02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