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罗永麟先生追思会举行
  作者:戴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15 | 点击数:3922
 


  

  4月25日是罗永麟先生的诞辰纪念日。我校中文系和上海民间文艺家学会在这天举行了“问道民间世纪行——罗永麟先生追思会”。副校长陆靖,上海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罗永麟先生的家人、同事、学生和朋友聚集在中山北路校区小礼堂,总结先生的学术成就,追忆先生生前的点滴往事,缅怀先生的高尚的人格和求实创新的学术精神。会议由中文系系主任谭帆主持。

  陆靖发表了讲话,回忆了先生的学术历程,高度评价了他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并认为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坚守学术本质、勇于突破创新,热爱教育事业、精心培养学生、不断提携后备学者,是为人为学的典范、后辈学习的榜样。

  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总结了先生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并表示,先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的学问大家。

  先生的同事,讲述了和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往事,并指出了先生在学科建设上的贡献,以及与其他学者不同的学术研究路径和旨趣。先生的学生回顾了恩师对自己的精心培养历程,并表达了继承先生衣钵,推动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决心。先生的女儿罗静如回忆了父亲生前进行学术研究的情境。她认为先生的肉体属于家庭,但灵魂属于大家、属于民间文学,并为父亲感到骄傲。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总编、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何承伟作总结发言时说,先生的精神需要后辈继承,成果激值得年轻学者深入研究。他认为,我们还应该学习他团结大家向学问的精神,为中国民间文化走向世界而不断努力。

  罗永麟先生于今年3月17日17时在徐汇区中心医院辞世,享年99岁。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获中国民间文学界最高荣誉奖——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先生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民间文学被正式纳入高等学校中文系的教学计划时,先生就率先开设了民间文学课程。先生是我国民间文学教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我校民间文学的创始人。先生首倡“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研究,首辟仙话研究领域,穷十年之功探索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一生孜孜不倦探索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和文人文学之间的关系。主要论著有《中国仙话研究》、《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等。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校报 2012年4月26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讣告: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罗永麟先生仙逝
下一条: ·“罗永麟先生民间文学教学六十年庆祝会”举行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