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莞香故里广东东莞重现中国香道仪式
  作者:李映民 李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5463
 


  中新网东莞5月19日电(李映民 李纯)知音共叙,闻香悟道,香道大师罗永坚今天在莞香故里广东东莞举行名为“沉醉、沉香”香道仪式展示活动,重现了中国古代香道仪式,接续起中国香文化。

  莞香树,学名沉香树,因其树木汁液凝固而成的结块呈黑褐色,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故称沉香,又因种植沉香以东莞最盛,故称莞香。莞香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千年以前。东莞在明清时是莞香最大的集散地,那时外销的香料多数先在东莞集中成市,再运往香港九龙的尖沙咀,通过专供运香的码头,远销世界各地,香港因而得名。

  近一百多年来,与茶道、花道比肩的中国三大文化传统的香道出现了明显的文化断层,由于中国的香文化的断层,莞香也因此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为了接续起中国香文化,东莞汇峰艺术活动周邀请罗永坚前来东莞还原古代香道,重现中式香道仪式。

  在轻柔的音乐下,罗永坚先用灰压压紧香灰,然后在香灰上打一个香撰,用香勺和香铲将香料均匀洒在香撰字体缝隙上,拿开香撰,一个由香料组合而成字体图案出现在香灰上,从图案的一端点燃香料,袅袅轻烟飘出同时,一股沁人心腑香气也随着弥漫到周围。

  罗永坚告诉记者,香道不仅是古代文人雅事,也有计时的实际作用。香道仪式里所用香撰上的字体都是特别设计的,文人读书之前,点上香,香会按照字体图案燃烧,香烧到特定笔画,就代表读书有多长的时间。由于香与书的这种紧密的联系,因此读书人家也称为书香世家。

  罗永坚表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大陆香道爱好者从台湾重新引进了香道仪式,开始重新兴起香文化。随着香文化重新兴盛,必然带动香产业的发展。东莞是莞香故里,有香文化底蕴,又邻近香港等地,在发展香文化产业上非常有优势。他希望东莞能够发挥这种优势,重新接续起中国香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19日 13:4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云南省首家滇剧花灯传习馆在昆明成立
下一条: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发表非遗保护“成都倡议”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
·[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楠]仪式叙事策略与地方性实践:基于大理剑川太子会的考察
·[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
·[王红莲]摆供:世俗食物的神圣化之路·[陶坤]暴力与秩序:我国西南炸龙民俗仪式的文化逻辑与生存智慧
·[覃钧婷]桂南壮族地区婚俗的仪式展演与历史作用·[苏筱]数字篝火:锻造当代民俗熔炉的“游戏-仪式空间”
·[沈俐琴]慎终追远与仪式重构·[吕文君]流动的祠堂:仪式中的宗族镜像与秩序再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