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女性杰出学者远少于男性
  作者: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2 | 点击数:6087
 


 
      近日,《2008(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正式发布。共有全国10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等单位的868位学者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的机构,此次共有203位学者入选,约占总数的23.4%。报告还公布了入选学者的性别、民族和姓氏等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学者中,女性学者只占极少数,仅有44人,约占总数的5.1%,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该课题组咨询专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刘尧分析说,其原因在于男女的社会分工和角色不同,男女的追求和感受幸福的基点不同。女性人文社会科学家主要分布在法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2-3 14:31:4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创意春节:能否带来年味的回归?
下一条: ·传统技艺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尊重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朱奕丰]看见她:国家话语与民间文艺实践中的女性叙事(1949-1966)
·[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张雅棉]女性庙事实践与信仰空间构建
·[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许晶仪]“拜拜”与“贤妻”:潮汕女性节日劳动短视频的自我编码
·[谢亚文]欧美民间故事女性讲述研究谫论·[王夕丹]恐怖女性与现代性焦虑
·[倪晨嘉]青年女性的“DIY 婚礼”实践·[马丽莎]东乡刺绣发展对当地女性角色转变的影响研究
·[刘艺萌]革命中的女性记忆塑造·[郭凤尧]民俗场域中女性参与的类型构建及禁忌逻辑
·[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丁玉蓉]从"蛇妖"到"新女性":白蛇传说的民间叙事流变与文化记忆重构
·[陈阳]礼物交流中的女性实践·[曾雨璐]月经观念流变中的女性身体民俗史
·[刁统菊]女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学者的2024】朝戈金:乙巳将至 小愿稍陈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