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2日《河北日报》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文化的大量涌入,对祖国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高潮的到来,也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道德人伦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打击。还有一些物化的有形的文化也受到人为的破坏,被强迫拆迁的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不知毁坏了多少。
面对这种传统优秀文化遭受冲击和破坏的局面,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言论要求进行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其中,嗓门最高、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他处于一种文化的自觉,在天津市进行了大量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活动,还发表了许多有关文章。2001年3月担任中国民协主席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抓传统民间文化的抢救,先后到许多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广泛地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2002年春天,他专门向中央领导进行了关于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汇报,得到了丁关根等同志的大力支持,又组织召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研讨会议,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当前进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阐明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冯骥才说:“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或称典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根基。从精神意义上说,他是一个民族感情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的直接表现,是一种生活文化,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他又是集体性的文化,一个地域共性的文化……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在人类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文化不会顺着走。相反会反过来走向本土化,向着本土化发展。就是说:越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是全球本土化”。他还举例说日本、法国早就这样做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了较好的抢救和保护,避免了许多人类文明不应有的损失。欧洲不少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遗产日”,让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越是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好。他认为,近两年唐装和中国结的流行就是中国人文化自觉的建立、文化精神的回归,起码从两个文化符号上得到了强化和认同。(见西苑出版社2002年《守望民间》一书)
就这个问题,我是深有感触的。自1984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作为参与组织、搜集整理和编辑者,亲眼看到当代传媒对口头文化的冲击很大,一些好的歌谣和故事已经随着某位老人的去世而永远不会再有。这种损失,是历史性的,也是全民族的、全人类的。冯骥才说,几乎每秒钟都会有一个民间文化遗产在消失。我不敢说它们消失得如此之快,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已经从身边感到损失了无计其数。我们要抢救、要保护、要转变观念。我认为应当充分认识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取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社会认同,真正给民间文化一个适当的文化位置。
自古以来,中国上层都重视官方文化(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而不重视黎民百姓自己创造的文化。虽然说古代文人采集了《诗经》,在文学界形成了“诗三百”的传统,但是在整体上看,整个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几乎都在弘扬上层文化、主流文化和文人式的精英文化,而随意贬低民间口头文化和表演文化,贬低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创造和发明,把它们看成“下里巴人”,把自己的诗词歌赋和文人书画等看成“阳春白雪”。他们虽然偶尔从人民群众中吸收了一些有益的养分,却极力制造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势不两立,都极力否认民间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个别文人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的作品来自民间的创造,赞扬人民的文化创造有时会胜于自己。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出现了一次民间文化的自觉,积极主动地到民间去进行歌谣、故事、谚语和民俗事象的搜集整理,北京大学还办起了《歌谣》期刊,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抗战以来,特别是1942年5月毛泽东组织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革命的作家艺术家们改变了看不起工人农民的观念,积极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及时地进行了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和有关改写改编,形成了中国革命文化的新高潮。1958年,全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新民歌创作获得了大丰收,我们石家庄地区也出现了“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红火局面。后来,郭沫若主编了《红旗歌谣》,收入了大量来自基层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优秀作品。现在来看,这些诗歌普遍充满着“左”倾的火药味,但它们仍然记载了那时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记载了那一段走弯路的历史,也不能否认这绝大多数是属于人民的创造。后来一场文化大革命,全国的民间文化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许多物质的、非物质的民间文化都被批判为“封资修”的黑货,被列为必须破除的“四旧”。纵然如此,全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总量也比现在多得多,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被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暗中进行了保护。正定县大佛寺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正定的城墙从1958年开始被残酷的破坏了。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创造文化、保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和抢救自己的民间文化。要从观念上转过弯来,充分认识民间文化的抢救已经是势在必行,不可拖延,充分认识这是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留下自己的文化,是为后人造下福祉,更是为后人传下一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文明传统。它的意义从任何高度来说都不过头。
许多好东西,创造起来十分艰难,而破坏起来却极为容易。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把五千年来的民间文化瞬间丢掉。
要全民性地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自愿的民间文化工程,形成人人奉献、家家尽力的文化抢救高潮。每个乡村,每个县区,都要认真普查、盘点自己的民间文化种类,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抢救保护。
我们要做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人和发展者,决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和外国文化的一时冲击而数典忘祖。我们要体会祖上先人进行文化创造的艰辛,决不能当了败家子。我们从不胡乱否定历史上的官方文化、精英文化;要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主流文化,让它们在整个文化生态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且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文人的创作,属于精英文化、典籍文化,它往往能够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标高,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上层精英文化。但我们也不能漠视、蔑视或否定亿万人民所创造和享受的民间文化。虽然它们一般不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最高水平,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集体性的民族文化;精英们的创作具有先锋性和探索性。他们有时学洋的,有时学民间的,其民族文化味道和内涵往往远远比不上民族民间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来,两大文化类别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精英文化引导民间文化发展、将上层的主流的意志和精神向民间传播,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民间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土壤和地基,作为历代作家艺术家从事个人创作的营养,才形成精英文化的艺术创新,推动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这在历史上例子也是很多的。鲁迅先生就曾经批评文人抄袭、偷窃“民间物”,但他认为从民间吸收营养形成文化创新是一条多人走过的道路。周朝时,官方曾设立有关机构进行民间采风活动,以从中了解黎民百姓的呼声,于是保存了《诗经》的原作。这是古人的一大历史功绩。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在二十一世纪初为民族和人类做出新的文化贡献。
二、民间文化——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他们的信仰、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性等,就是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整个民族的民俗。我们要保持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不要因为经济全球化而把我们的民族特征消磨了。由于经济上的交流,东方和西方文化、各国的文化之间自然要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现象,但是经济全球化还会刺激出现像法国、日本那样的文化自觉,所以就会在总体上出现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经济上的大胆融合与文化上小心翼翼地选择性融汇。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体会到:到外国去旅游就是看外国的文化,外国人来中国也是要看中国的文化。如果中国文化已经和美国、法国、印度的文化完全一样,那么我们谁参观谁呢?从哲学层面上说,文化必须有差异,没有差异就不是千红万紫的世界,没有差异就不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说不是让我们完全把心放下来,不管民间文化遗产是否继续消亡,而是让我们看到文化抢救合乎哲学规律、合乎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也是合乎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别说我们已经是地球村,地球再小也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世界。
自觉地主动地保存和抢救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是天经地仪的。
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于亿万人民已经习惯的民俗事象之中。
民族每个成员的向心力产生于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之中。
冯骥才举例说,过大年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重要表现。我也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除了过春节,像每年的民俗节庆还很多:比如清明节上坟祭祖、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三月三的广西歌会,再如全国性的端午节祭屈原吃粽子、七月七望牛郎织女双星、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等等,我们民族的强大凝聚力量和每一个人的向心力量就产生在这些活动之中。它们是那么平平常常,大多不被官方所注意,也不用官方去投资拨款,人们会很有规律地自觉地从事这种民俗活动。即使官方禁止,也往往不能凑效。“文革”中,虽然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把人们赶到田间去平整土地、造田修坝,人们还是要在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初一放鞭炮,有些地方还要请“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演一场节目或者一场大戏,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让人们闻一闻年味。地方性的庙会活动,在“文革”中也没有完全被禁止。改革开放以来,庙会活动形成了地方性文化活动高潮,也带动了当地工商经济的发展。
三、抢救保护和大力弘扬民间优秀文化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和民族振兴的战略意义。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政治意义在于:让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永久地流传下去,不至于出现文化的断裂,让子孙万代从民间文化中获取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获取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的振兴与强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自民族的凝聚力,来自民族的传统精神,精神上断裂,没有了民族认同感,就预示着民族的消亡、国家的消亡,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所以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就是一项表面看来政治色彩不浓、却牵涉到民族未来的千古大事,就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重视这项工程。
而它本身又是重大的文化工程。民间文化首先是文化,其次是与官方有所不同的民间政治,是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隐形的政治。
我们可以抢救一大批物质的文化遗留,让它们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全世界的有形文化遗产。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战场、寺庙、各种地方性文化遗址,各种遗留在民间的生产、生活用具,婚丧嫁娶器物,岁时节令用品,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和服饰。还有各种分支文化的内容,比如酒文化的酿酒技术资料、酒坊遗址、酒品酒具等,都是值得考虑抢救保护的。
无形的、精神性的、口传的非物质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首先是汉族的非物质文化,在世界上是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的。伏羲、女娲、炎黄、尧舜禹,他们还都活在人民的口头上。秦汉以来的口头文化更是十分丰富,民间生活的有关歌谣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也美不胜收。我国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还保留着与汉族不同的许多文化特征,有大量口传式的文化遗存。这无论对于我们当代人还是后人,都是十分珍贵的。
其战略意义,既是文化的、政治的,也是经济的,是全方位的,是整个民族也是整个世界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前者是后者的地基和根本,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上层建筑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离不开上层建筑。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离开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也没有任何一种不是来自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但马克思也指出过,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力总是会活跃多变,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却变化缓慢,有时在经济基础改变之后仍然长期存在。我以为,这便是我们古老的优秀文化传统、强大的民族精神。长期存在者中,还应当包括东方色彩十分鲜明的孔孟之道、老庄学说。
根据现代研究,历史上的原始文明、奴隶文明和封建文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保留着,延续着。我们要承认各种文明在当时的伟大历史作用,承认它们在某些时候、某些问题上对我们现代人还有不可缺少的精神咨询、文化资助或政治启迪作用。这些文明的大多数已经丢失了,保留下来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分析研究它们,把精华性的东西保留下来,也适当地把过时的愚昧落后的、甚至野蛮的文化遗产保留一些,让后人懂得历史以便于对比今天。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的东西可以变成文化产业。有人说,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很大的份额,出口到各国的文化产品都大赚其钱。这是铁的事实。那么我们的民间文化是否也能有选择地转化为文化产业,形成文化经济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有许多人在做这样的探索和实验,虽有失败也多有成功。
抢救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将来能够从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上对外进行文化辐射。既要挣他们的钱,又要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必要的融合,让社会主义中国的好东西使西方人逐步接受。现在,西方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我相信,更会有许多有识之士及早把中国的文化运到外国去,达到他们的名利双收。文化的辐射,往往是强势文化随着强势经济进行辐射和输出,美国之所以在文化上咄咄逼人,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上占据着优势。我们处于劣势和弱势,我们需要发展的时间和机遇,但我们不能因为处于劣势而首先扔掉自己的民间文化。要扔掉的,将来可能就是宝贝,可能是人类十分需要的东西。要抢救,要保护,不要漠视,漠视就是罪过,将来后悔都会来不及的。
至于民间文化的性质,它基本上是历史文化,也有一些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它的本能和本性是与时俱进。这和别的文化相比是一大优势。我们要注意借助和发挥它的这一优势。
总之,民间文化抢救这个话题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被人们常常提起。学术界、文艺界和新闻界有时也进行一些相关的讨论和争论,这是有好处的。个别专家认为,保存民间文化到底有多大经济效益,这种疑问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要知道,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自尊自信等等是不能以金钱为标准进行衡量的。至于将来把有些东西转化为商品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石家庄一带有丰富的民间文化,我们要及早动手进行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像进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那样在全国充当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