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周翔 刘亚虎 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4 | 点击数:27919
 

   (二)《江格尔》研究

   本年度蒙古史诗研究主要关注点有史诗起源、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史诗的叙事学、版本学和史诗传统的比较研究等。贾木查《史诗〈江格尔〉研究新进展》[96]一文认为,《江格尔》发源于古代卫拉特蒙古,产生于13世纪,定型于15世纪。乌日古木勒的专著《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97]通过对蒙古和突厥史诗母题和人生仪礼的探讨,进一步阐明了蒙古—突厥史诗的特征及其起源问题。王卫华的专著《江格尔与荷马史诗比较研究》[98]主要从两部史诗产生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核心内容和人物等方面展开论述。吴志旭《比较视野下的蒙古族史诗与希腊史诗》[99]从跨文化视野中解读史诗中所蕴涵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质。韦仁忠《童音与苍狼——从政治学视角解读史诗〈江格尔〉》[100]一文认为,《江格尔》是世界上少有的活态史诗之一,它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有着丰富的政治学研究意义。萨仁格日勒《试论史诗〈道里精海巴图尔〉的宗教文化特征》[101]认为,蒙古史诗中宗教话语源自史诗传播的时代性特点。史诗叙事语言的变化,是史诗适应时代语境,实现自我调适的过程。贾木查《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以汉文、蒙古文、拉丁文和英文等四种文字进行整理、校勘编成一部新版本,填补了《江格尔》版本史上的空白。蒙古史诗科学本的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珠盖米吉德·胡德尔阿尔泰汗》(仁钦道尔吉、纳尔萨、山丹拉丁拼音、汉译)[102]、《那仁汗胡布恩》(仁钦道尔吉、 纳尔萨、山丹拉丁拼音、汉译)[103]是蒙古史诗的科学版翻译本。关于藏蒙《格萨(斯)尔》的关系问题,有乌力吉巴雅尔的论文《追踪蒙古文文献中的〈格斯尔〉》[104]。秋喜的《〈圣主格斯尔可汗〉文本及意义》[105]讨论了《格斯尔》艺人金巴扎木苏演唱的《圣主格斯尔可汗》的特点。

   (三)《玛纳斯》史诗研究

   本年度《玛纳斯》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吉尔吉斯文版《<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106]。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居素普·玛玛依这位享誉世界的史诗歌手的专著。郎樱《柯尔克孜族狩猎事实所体现的古代先民生态观》[107]通过对《考交加什》、《布达依克》等柯尔克孜族古老的狩猎史诗文本的细致分析,对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柯尔克孜族先民的文化生活展开了讨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乔坎·瓦利哈诺夫及其记录的<玛纳斯>史诗文本》[108]比较全面地研究了19世纪第一个对《玛纳斯》进行科学采录和研究的哈萨克族学者的生平以及他在现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地区所搜集的《玛纳斯》史诗传统章节“阔阔托依的祭典”的文本内容以及它的艺术特征。曼拜特·吐尔地《史诗<艾尔托西图克>及其各种变体》[109]一文,不仅汇集总结了国内外对于这部史诗的研究状况和各种变体的特色,而且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资料。同一作者的另一论文《论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古老民间叙事诗的共性》[110]从民间叙事长诗的产生、母题的相似性、结构的相似性、语言的相似性等方面探讨了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族民间史诗的诸多共性。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111]一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北部的特克斯县的著名玛纳斯奇萨特瓦巴勒德·阿勒的生平和他所演唱的史诗内容。除此之外,在新疆柯尔克孜文版《语言与翻译》上发表有《<玛纳斯>的神秘数字》等简短文章。黄中祥《浅析哈萨克族史诗歌手“吉老”》[112]一文,介绍了哈萨克族英雄史诗艺人情况。他的另外一篇论文《英雄史诗〈库布兰德〉的部族特征》[113],指出英雄史诗《库布兰德》是一部古老的英雄史诗,具有鲜明的克普恰克部族特征。同一作者的专著《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114],对哈萨克英雄史诗的形成、类型分布、演唱艺人、部族特征和宗教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四)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研究

   南方各民族创世史诗具有较为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孔令琼《试析云南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人文特质》[115]和马国伟《彝、纳西创世史诗的艺术特色比较研究》[116]指出,南方各民族史诗既有趋同性又有民族差异性。李杰、黄艳芬《反映傣族社会进化的原始历史意识案例———对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分析》[117]认为,《巴塔麻嘎捧尚罗》是长期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贝叶经典籍,它记述了傣族关于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文明进步、社会变迁的进程,是了解傣族社会进化与历史意识的材料。朱飞镝《云南少数民族英雄史诗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18]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史诗作品在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源自《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余耀明《建立羌族释比史诗文库之我见》[119],提出了建立释比史诗文库的方法,明确了建立释比史诗文库的意义。侯红良《禁忌中的寡妇命运之透视——从壮族史诗〈莫一大王〉中莫母形象谈起》[120],从性别批评的角度研究壮族的史诗。晚近探讨彝族史诗“梅葛”的论著很多。李云峰、李子贤、杨甫旺主编《〈梅葛〉的文化学解读》[121]、李子贤《探寻创世史诗研究的新路径——以〈梅葛〉为中心》[122]等,认为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梅葛赖以存活的母体。王翼祥《论彝族史诗〈梅葛〉的社会功能》[123]指出,《梅葛》具有凝聚群体意识、规范个人行为的功能。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的传承方式研究》[124]指出了史诗传承的两个方式,毕摩传承和歌手演述。胡立耘《彝族原始性史诗〈梅葛〉的展演分析》[125],从展演的角度来分析史诗吟唱习俗的特点、形式和内在制约性以及史诗的变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200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下一条: ·[尹虎彬]2005年度史诗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