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对外学术交流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研讨会暨暑期学校:系列讲座篇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07 | 点击数:10327
 

   苏日娜:鄂尔多斯头饰特征

  苏日娜,女,蒙古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内蒙古民族服饰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民俗学、女性民俗学、民族学、蒙古学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研究领域,特别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蒙元服饰及蒙古族服饰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研究成就。主要代表作有《百年蒙古学综目》、《少数民族服饰》、《罟罟冠形制考》等。

 

  在本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研讨会暨暑校”期间,苏日娜教授为来自中美的民俗学研究者和学员进行了主题为“鄂尔多斯头饰特征”的专题讲座。苏日娜教授讲到蒙古部族头饰集白银镶嵌、刺绣、剪贴、工艺于一身,珊瑚、松石、青金石、珍珠、蜜蜡、翡翠、玛瑙、美玉于一处。每个匠人竞相展示自己的才艺绝活,使他们成为服饰之精华,也成为甄别不同服饰支系的重要标志。鄂尔多斯地区的妇女头饰由冠饰和练椎组成,重量约十至十五公斤,以其夸张的造型、琳琅满目的装饰和精良考究的做工享有“头饰之冠”美誉,并着重对鄂尔多斯乌审旗的头饰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解读。苏日娜教授在讲座中还追溯了“罟罟冠”的历史与变迁,她以罟罟冠的形制特点、贵贱和婚否的身份标记,并用文献记载阐明了罟罟冠的奢华装饰与精美造型。讲座中从多角度阐明了罟罟冠的华美形制和身份特征。最后归纳了鄂尔多斯头饰的形制工艺,并从角色认同、伦理规范、审美功能等方面阐释了鄂尔多斯头饰的功能与意义。

 来自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知名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30余名暑校学员聆听了讲座,就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朝戈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中发挥好民俗学暑期学校的作用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我当代表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为非遗系统性保护鼓与呼·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