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叶涛]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及其调研述略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16 | 点击数:31206
 


  [26]叶大兵著:《俗海拾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7]叶大兵:《叶大兵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28]陈华文等著:《浙江民俗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29]参见【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86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0]【美】韩森著、包伟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1]朱海滨著:《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的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2]参见朱海滨著:《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的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第1—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3]胡国钧:《方岩胡公传说》,宝文堂书店,1987。
  [34]胡国钧:《方岩民间故事传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35]胡国钧、胡济涛、钟能华:《胡公大帝演义》,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
  [36]胡国钧:《方岩签诗解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
  [37]胡国钧:《方岩签诗解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157页—175页。
  [38]胡国钧:《胡公大帝信仰与方岩庙会——浙江省永康县方岩胡公庙会调查》,上海,《中国民间文化》1991年第四集。
  [39]胡国钧:《辐射的同心圆:胡公大帝信仰圈概述》,上海,《中国民间文化》1995年第二期。
  [40]胡国钧:《方岩签诗: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上海,《中国民间文化》1993年第四集。
  [41]鲍志成:《北宋清官胡则及“胡公大帝信仰”》,杭州,《东方博物》第十七辑,1989。
  [42]陆克昌:《浙中之神——关于永康方岩胡公的生平与传说》,杭州,《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四期。
  [43]吴刚戟:《永康县厚塘村胡公庙会组织及其信奉活动》,上海,《中国民间文化》1992年第四期。
  [44]陆敏珍:《从宋人胡则的神化看民间地方神祇的确立》,杭州,《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六期。
  [45]陆敏珍:《区域性神祇信仰的传承及其对地方的影响——以浙江“胡公大帝”信仰为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六期。
  [46]朱海滨:《僧侣、士人与胡则信仰》,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7]本文所引朱海滨关于胡则信仰的观点,均出自该书。
  [48]胡廷直:《赫灵祠记》,载康熙《金华府志》卷二十八。胡廷直自称为胡则四世从孙。
  [49]这段话的具体出处见
  [5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台州组报告集》。
  [5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52]叶涛、任双霞:《苍南县村落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以仙居乡为中心》,载《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5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义乌组报告集》。
  [54]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汉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9月。
  [55]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汉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9月。
  [56]《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57]《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58]《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台州组报告集》。
  [59]《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台州组报告集》。
  [60]《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61]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汉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9月。
  [62]《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温州组报告集》。
  [63]《2006年社科院宗教所浙江宗教国情调研义乌组报告集》。
  [64]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汉学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9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上一条: ·[陈金文]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看铜鼓的厌胜功能
下一条: ·[萧放]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信仰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