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3 | 点击数:8636
 
  第二,建立数字民俗异构信息集成,是成功建立数字民俗搜集理论的关键。它能指出数字异构信息的分布特征,即分析和描述民俗异构数据在不同历史、不同社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分散存放,但彼此又能互相沟通的空间单元或客观因素。它能保证数字异构信息集成系统不影响各具体异构单元的主观认知和自身运行,使原具体微观数据源在进入集成系统之后,仍能按照自己原有的文化模式运行,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它还要具备包容差异的特征,能体现一国多民族民俗信息的异构性和统一性两者,这种数字民俗搜集信息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扩展前景。
  第三,异构的难题。首先是技术与文化异构的难题。技术信息异构与文化内涵异构是当代任何学科的数字信息系统建设都要面对的问题,民俗学不例外,具体如:一是不同数据库中相同的标识存在同名异义的问题;二是各类数据之间的隐含关系难以体现,如故事类型与民俗的关系。我们现在把故事类型放在一个数据库中,把讲述人和流传地信息也放在同一数据库中,意在体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说明我们有有效的表达手段;三是相同范畴的民俗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自然色彩和词语表达方式,这直接造成了理工科的所谓数据不可比,必须进行语义标准化处理,但在民俗学看来,必须要体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保证民俗信息对比分析的正确性。近年我们一直没有跟着“标准化”的标准走,而是坚持建设兼容、链接和桥接异构的数据搜集信息系统,保持各地区、各民族、各专题民俗数据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同时也在继续探索解决以往纸介民俗异构资料与民俗数据异构信息的内涵复杂性与多变性问题。
  3.数字时空信息是民俗信息系统的方法论核心
  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是现代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结合的研究分支。由于全球化下时空理念的改变,使用新技术带来的处理时空综合信息能力得到发展,它的时空信息观是大尺度的历史时间与实时传输的现实时间的超逻辑对接体,是国家政府行政空间与微观民俗空间对话。它更强调从多元地方社会的微观社会现实出发,补充国家政府行政空间运行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用于民俗学的时空信息处理,也能用于民间文艺学的时空信息处理。当然,没有一定的高科技手段,这些目标是达不到的。与纸介民俗资料的时空信息观相比,数字民俗搜集理论在时空信息观上,借鉴现代民俗学、历史民俗学、比较民俗学的成果,在民俗学与数字信息学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专题,实现古今中外资料的异构和查询,增强民俗学研究提炼问题和处理资料的质量与速度;在空间信息观上,与地理学结合,在保持纸介空间信息合理性的基础上,产生四个新的空间信息含义:①公认共享遗产化地点,②综合生态空间,③多元价值化的地方社会空间,④可视化社会共同体的动态文化空间。
  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有助于增强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活力。
 
注释:
1](芬)马尔蒂·尤诺纳霍《民间文学的实地采集方法》,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编《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第55页。此著未标明芬兰作者的原文姓名,故暂缺。[
2](苏)AM.阿丝塔霍娃《苏联人民创作引论》,连树声译,上海:东方书店,1954。刘魁立《谈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原作于1957年;《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原作于1990年,收入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第157183页。(苏)BM.希捷里尼科夫和BЮ.克鲁宾斯卡娅编著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必读》,马昌仪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苏)索柯洛娃等《苏联民间文艺学四十年》,刘锡诚、马昌仪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本文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跨文化民俗学公众号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户晓辉]返回民间文学的实践理性起点
下一条: ·[徐赣丽]当代民俗传承途径的变迁及相关问题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