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韩雷 杜昕谕]居住空间认同与古村落保护
——以温州永嘉苍坡村为例
  作者:韩雷 杜昕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0-18 | 点击数:1184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居住空间认同与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12BSH040)、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双重视域下中国传统民居空间认同研究》(11YJA840002)以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一般项目:《双重视域下中国传统民居空间认同研究——以温州楠溪江古村落为例》(10CGSH06YB)阶段性成果。

  [1](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2]本段文字参见李盛仙、李盛献编著的《楠溪江古村落——苍坡》,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5页。

  [3]访谈对象:李姓书记,50多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4日下午;访谈地点:在从村西边庙里出来回到村里大宗祠的路上。同时参加访谈的还有黄涛教授。

  [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764页。

  [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77页。

  [6]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1-33页。

  [7]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四,农民,35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8]访谈对象:李氏媳妇,农民,50多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4日。

  [9]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二,农民,42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10](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89页。

  [11]Mary Hufford, One Space,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50.

  [12]参见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3]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0), p.84.

  [14]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15]访谈对象:李氏兄弟老四,农民,35岁;访谈时间:2012年7月5日。

  [16](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171页。

  [17](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18](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19]Hufford, One Space, Mary many place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1986, p.74.

  [20]董桥:《英华沉浮录》(二),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1]梁宗岱:《宗岱的世界·译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作者简介:韩雷(1970-12),男,安徽省颍上人,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民俗学、民间文艺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陈秋]从婚姻、养老、人口的变迁谈古民居保护与古村落社区发展
下一条: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魏丽]辨别“父亲”与自我认同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