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两岸学者共论中华文化礼俗传承
——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观点摘编
  作者:顾定海 潘良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04 | 点击数:10652
 

  先火化 后追思

  ■刘正安 台湾金宝山集团寿仪部总经理

  “葬仪”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是走在黑暗、孤独、不入流的角落里,造成社会大众视此行业为阴森、恐怖、迷信等,因而产生许多负面印象,使人惧而远之。又因传统文化及地方习俗的惯性定律及狭隘概念,许多人在无法了解所做为何但在又不能违背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茫然、无奈、且毫无选择的配合,去完成先人葬仪过程及负担庞大的丧葬费用。现代寿终礼仪与传统葬仪不同概念为何?往前社会中因葬仪传统文化是依地方区域性、人文习俗中引申出不同观念及方式来处理先人后事,更加上宗教神秘性包装,使之更加复杂化;处理过程中,茫然不知为何而做,真正需要的,反而不知所措,处处让人摆布。现代“寿终礼仪”是提供专业丧葬礼俗知识外,更能合乎现今环境、人事、用品等实际需求与改善,为丧葬礼仪中加入了“庄严、尊重、实在”的基本要素。

  为什么要“先火化,后追思”呢?当在丧失至亲时,家属陷入恐惧慌乱中,往往会失去理智。平时所接受到各种讯息皆是来自政府法令、社会网络、学校教育及家庭传统礼俗,而一切之根源均以政府法令为最终依据,风行草偃,教民育民,社会风俗善恶,这些都是政府当然责任。“先火化,后追思”是顺应时代趋势,移风易俗另一种可行之丧礼仪式。人在初终时,可以其生前意愿执行其奠礼仪式,如果遇到无法预期状况而必须按时完成,“先火化,后追思”是最佳的办法,因为所有该要有的程序均不会减少省略。

 

  在清明文化复兴中两岸有着共同责任

  ■伊 华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现在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崇尚思想、崇尚文化、崇尚和平、崇尚合作、崇尚互利、崇尚共赢的时代。而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祖先血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精神归宿,共同的清明文化。在此我提几点建议:

  一、增加互访,增进互信。“三通”已经使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来往变得便捷,两岸的殡葬协会、殡葬企业应当增加互访,这种互相交往应当成为常态化,通过互访增加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同行之间有了互信,就为合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二、加强交流,加强合作。两岸可以在清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殡葬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做到信息共享。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已举办四届,今后论坛可以增加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的交流,让清明论坛成为面向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品牌。

  三、发挥优势,提供服务。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两岸仍然存在台湾老兵的骨灰、在台湾的死亡大陆籍人士的遗骸要回故乡安葬的问题,存在台湾同胞要回大陆寻找亲人故里,祭扫先人坟墓的问题。作为两岸的专业性的殡葬协会和殡葬企业,我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能力,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发挥优势,为两岸有需求的同胞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愿景。

  海峡两岸在清明文化复兴中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愿景,希望我们能够以同根同源的清明文化和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圆一圆两岸民众的回乡之梦,促进两岸关系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联合时报 2014-03-3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马知遥]行走在晋豫大地上
下一条: ·山东省民俗学会推出“弘扬文化 拥抱春天”系列活动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刘婷]试论清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演绎逻辑·[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