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霄冰]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30 | 点击数:22516
 

  3、文化记忆的更新与发展

  文化记忆在形成之后就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这些固定化的知识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得到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就必然会老化、过时,甚至会被永远地遗忘。也许有人会说,文化记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文化,而传承就应该是把古老的文化按照其原来的面目老老实实地保留起来、传递下去,怎么可以随便地加以改变呢?事实却不然。由于文化在根本上是一种知识,知识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进化而得到更新就会变成是死的东西,早晚会被扔进故纸堆里弃置不用。要想让文化的知识永久地流传下去,就必须适时地对它们进行更新和改造。因此,文化的继承和变革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看似对立,实则一致:如果没有继承,就不存在变革的问题;如果没有变革就不能保证长久的继承。

  由于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因此它的改造与更新也应该被当成国家大事来办。在中国的封建时代,统治阶层为此做了不少的事情,除了组织续修正史、编纂典籍、整理文库之外,还常常根据时代的需要改革礼法制度,其目的虽然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和国家专制,但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和延续文化记忆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由于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脱节,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也面临着断代的危机。近年来经常听到的所谓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的说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和各界人士虽然也积极提倡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但对于文化遗产的文化记忆功能似乎认识还不是很够,所以往往把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物来对待,以为只要派人去把它们搜集整理一下、建一座博物馆收藏起来就可以了。当然,这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抓紧去做,传统文化可能会很快流失和消亡。但是,在另一方面,设法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延续下去,使记录在文物和书本中的文化知识重新返回到民间,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也同样非常重要。 恢复文化记忆并返之于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全民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才能成功。这就好象要去复兴一个早已失传的古老节日,首先需要有专人调查、研究和设计,然后进行导演和运作等等。这就已经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了,但更麻烦的却是,节日虽然搞起来了,老百姓却不感兴趣,不跟着过怎么办?所以还得想尽办法把节日的氛围搞得热闹一点,在节目中增加一些适合时代特色和当地民众口味的内容。这么一来,传统实际上就已经被改革和发展了。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完全正常的。因为历史上的节日最初也都是由人发明出来的,实行伊始虽然都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的也可能因为不能得到认可而被淘汰出局,但只要一旦被大家接受,流传的时间长了,发明出来的文化本身也会变成传统。当然,这样的文化发明也必须是有节制的,是应该顺应着文化记忆的内在逻辑来进行的。[9]

  事实上,发生在社会记忆层面上的种种文化创造与发明,恰恰能为文化记忆的更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因为这里面凝聚了民众的智慧,是集体创造力的结晶。只要它们能够流行起来也就是民俗。这种“土法炮制”的文化如果有一天经过专人加工、用文本或者礼仪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能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就有可能会成为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被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文化精英与知识分子在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双向交流中所发挥的桥梁作用。他们一方面能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例如朱熹当年曾采集经籍文献中关于日常礼仪的论述,用通俗的语言写成《家礼》,此书因其实用性强而成为广大民众十分喜用的日常生活手册。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又能把民间的知识加工成为文本或者其他可供传播的方式,[10]将其精髓部分收录到文化记忆当中。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当年的辛勤记录,很多史前人物的业绩也许就不可能够流传至今;如果没有格林兄弟的搜集和整理,著名的《格林童话》也会埋没在德国的荒林原野中自生自灭而不被人发现。况且,知识分子在文化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进行知识传递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进行着一种新的创作。无论是《史记》、《家礼》还是《格林童话》,都是文化再创造的结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正是凭靠着口头与文本、民众与知识分子、文化记忆与社会记忆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知识转换,才能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葵]解读日本战争纪念碑:刻在石碑上的日本
下一条: ·[刘正爱]风水传说、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王娜]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的“非遗”文化资本再生产
·[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谢红萍]集体记忆中个体叙事的构建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