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亚当·库伯访谈]“文化”与“人类学”的一次对话
  作者:石瑞/亚当·库伯/吴秀杰   译者:吴秀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3 | 点击数:21790
 

人们习惯于把对文化和文明的思考归纳为三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来自法国的有关文明、进步的思想,它经由泰勒进入了人类学领域。这一观点认为,本质上人类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文化,但是,不同族群对它的拥有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人类都沿着同样的轨道前进,其方向是更加精密复杂的技术,更加深刻的对科学的理解,更高尚的道德准则以及更加高效、令人民满意的政府组织。所有这些因素都彼此关联,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在向上或者向下运动,理性是进步的主要动力。

与这一思想对立而行的是在德国发展起来的浪漫派思想。浪漫派一方面与法国的文明思想针锋相对,它是对德国境内诸多小公国宫廷中亲法倾向不满与批判的直接结果,同时它也是德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德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先驱者认为,所有分散独立的日耳曼小公国应该统一起来,因为从文化和族群上看,日耳曼人是一个民族。可是我们现在却处于那些讲法语的亲法宫廷统治之下,代表我们的应该是来自我们自己文化的人。诺伯特·埃利亚斯(Nobert Elias)对此作了很好的研究(诺伯特·埃利亚斯,1999)。于是,德国的浪漫派发展出一种思想,即每个“民族”(Volk)有自己的历史和命运。每个“民族”的文化表达了人民的精神——即“民族精魂”(Volksgeist)。它表现在语言、法律和宗教中。可惜,“民族精魂”被两种力量糟蹋得体无完肤。其一是那些作为世界主义者、来自社会上层的精英人物,他们不了解它、拒绝它,引进来一些与之完全不能相容的思想。其二,外来的技术和物质价值动摇了它的根基,这些因素还正在到来、正在摧毁和改变“民族精魂”。如何抗拒这些毁灭性的力量?你必须回到人民的智慧:真正的文化存在于农民当中。在那里,“民族精魂”得到了最为纯净的表达。于是,民间音乐为高级音乐提供了灵感,民间文学——格林兄弟正在搜集的那些故事——将会为新的史诗提供资料,民间习惯法将为法律制度提供基本的准则。民俗学者的任务是挖掘出本真的文化。一旦得见天日,它们就会向人们展示,事情应该如何。它与任何在其他地方可以找到的文化都有所不同。你必须保护它,使它不受外界因素的渗透、不受精英阶层中世界主义者的腐蚀。

第三种关于文化的思想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观点,尽管它与另外两种观点紧密相关。它认为,在整个文明史进程当中,少数天才创造的精彩之作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意义。没有进步可言。维吉尔不是对荷马的超越,乔叟不是对维吉尔的超越,莎士比亚也不是对乔叟的超越。偶尔才会有一个天才出现达到这些创造的至高点。文化是这些天才作品的汇集。按照阿诺尔多(Matthew Arnold)的说法,置身于文化中的人要去保存、理解和欣赏那些最精彩的被构想和表达出来的内容。每个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熟知它们,因为这些是人类的最高成就!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泛世界主义的和全球性的。

这个文化的敌人是什么?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阿诺尔多批评那些缺少文化教育根基的人,称他们的上帝是财神。文化的另外一个大敌则是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诸如艾略特(T.S. Eliot)和利维斯(F.R. Leavis)这些人所担忧的那样。大多数人不能欣赏真正的文化,因而他们大批量地生产垃圾。类似的危险会一直存在:即垃圾文化会摧毁真正的文化。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表述的是同样的问题:即什么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实际上,这些关于文化的观点表述的是人为之生存的理由,换句话说,这些关于文化观念的表述无异于宗教的教条。文化是被人类思想表达出来的最好的内容,是人类灵魂的最高成就,人必须为之投入全部的生命。文化是进步,是文明与技术的理性进步。文化是某一特定民族的天赋价值,它值得人们为之战斗到底。

无论普通大众还是知识分子都认为,人类学的任务之一在于理解自己的社会。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点已经被播布到全世界。毫无疑问,人类学者应该为增进对人的理解做出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必须重新检视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研究通行的文化观念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去研究人类学关于文化概念的基本思想和态度。

你对精英文化的评论让我想到目前的汉学界的一个讨论。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等人的研究指出,中国的精英阶层从来没有关注过大众文化。在20世纪的很长时间内,人类学者在中国从事田野考察工作的确非常复杂和困难。现在,田野考察慢慢变得可行了。但是,在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中却出现了一种倾向,他们强调说,在内地的农民中寻找本真的中国文化是一种纯粹的浪漫主义的想法。实际上,真正引人入胜的是中国人散居世界各地的情况。这些人认为,在20世纪末,中国文化活力的核心已不在黄河沿岸,而是在香港、台湾、纽约和伦敦。

导致这一讨论出现的原因之一是,那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送到乡下的年轻人现在以小说的形式来描述当时的情形。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说:我们以为到了乡下可以找到本真的中国,但是我们没有找到。现在在中国有这样的讨论,人类学者便也紧随其后。

这只是一个浪漫的想法!他们还在兜售本质论者关于民族命运的想法!

在我看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众又一次被忽略不提了。如果有谁去关注那些在边远省区农民正在做什么,他就贬值了。但是中国有大约8亿农民!这让我对古老的德国文化观点产生一种亲近感——因为他们强调文化被保留在纯粹的、本真的农民身上。我会认为,忽略了德国浪漫派所强调的文化(Kultur),就忽略了一些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三)
下一条: ·流动的“民间戏剧”:康保成先生访谈录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