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90年代景观:“边缘化”的文学与“私人化”的研究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9 | 点击数:15924
 
《文学研究》创刊于1957年,到1959年第1期改刊名为《文学评论》,历时整整两年,其间所体现出的反右运动对学术研究的巨大影响就不必再说了。值得注意的是改刊名的原因,是由于创刊时的《文学研究》,“片面地强调发表国内文学研究工作者经常的成果”,以至造成“红旗、灰旗、白旗杂然并存,缺乏战斗性”和“厚古薄今”的倾向,所以后来“在文学研究中拔白旗,插红旗,明确文学研究工作必须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坚决地贯彻‘厚今薄古’方针”,“加强对当前文学创作和当前文学理论的评论,以求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多少能起一些作用”。[14]1958年第3期,《文学研究》新增“评论”专栏,专栏下的文章依次是:本刊编辑部的《致读者》,北大中文系三年级鲁迅文学社的《王瑶先生是怎样否认党的领导的》、《王瑶先生的伪科学》,曹道衡等六人的《评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师大二年级学生与青年教师合写的《论巴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兼驳扬风、王瑶对巴金创作的评论》,贾芝的《大跃进时代的新民歌》,力扬的《生气蓬勃的工人诗歌创作》,毛星的《文学研究工作往哪里去》,北师大三年级一班“红旗”学习小组的《资产阶级专家到底有多少货色?》,蔡仪的《批判陈涌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右派论调》,伊凡的《陈涌在题材问题上对鲁迅的歪曲》,姚文元的《驳秦兆阳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该期总共148个页码,“评论”占了121页。从1959年第1期,《文学研究》正式改刊名为《文学评论》,当期《编后记》称,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刊物的名称更符合它的内容”。[15]
从《文学研究》改刊名的经过可以看出,尽管50年代初主流意识形态已经介入了文学研究,但“反右”以后却呈现出文学研究主动认同和拥抱主流意识形态的总体倾向。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丧失殆尽。
回到当前的争论。很清楚,以不参加社会公众活动、非意识形态化、强调自身独立性为特征的“私人化”研究,是“反右”斗争所带来的研究倾向的反拨。如果说“私人化”研究在9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倾向”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中国文学研究者在经历了种种曲折、走过了许多弯路之后的集体清醒;是学术研究摆脱意识形态束缚,走向独立、自由的必由之路。如果说以拥抱主流意识形态、参与社会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公众”研究是计划经济的派生物的话,那么“私人化”研究就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它也必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提示出“私人化”研究倾向出现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
“私人化”研究不参与社会公众活动,但却不妨碍任何人从事这种活动,也不排除研究者在退出职业角色时(即从事学术研究之外)参与此类活动。
“私人化”研究不剥夺任何人从事文学研究的权力,提倡学者之间、团队之间、学派之间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争鸣。“私人化”研究强调学术个性和多样性。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角度各异,方法各异,观点各异,因而也就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私人化”研究的实现,也就是“百家争鸣”的真正实现。
“私人化”研究反对“命题作文”,反对在某一统一意志下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反对无原则的合作和互相吹捧,但却不反对志同道和的学者共同从事研究,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目的。然而从个体户到互助组,从个人到团队、再到学派,应有待于条件逐渐成熟之后方可进行。
“私人化”研究重视时间效应,轻视空间效应;重视长期积累,不欣赏赶时髦、赶任务、应景写作等短期行为;提倡以读书、做学问为乐,以身在“边缘”为荣,不向往“中心”。
“私人化”研究重视学术创新,把创新当作学术研究的生命和价值。因此,实现“私人化”研究是摆脱低水平重复的必由之路。
“私人化”研究重材料,重证据,提倡科学精神,推崇乾嘉学派。从“问题”到“主义”,都是“私人化”研究的关注范围;然而小中见大、问题中蕴含主义的个案研究最受青睐。
“私人化”研究重视学术规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你的就是你的,绝不放入我的囊中。“私人化”研究实现之日,就是非学术因素退出学术之时。“有学术独立,才有学术尊严”──公开提出这一响亮的口号并努力实行之,形形色色的非学术因素才会望而生畏。虽然学术腐败的形成原因很多,不易遏制。但“私人化”研究肯定是抵制学术腐败的有效手段之一。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只有在单打独斗的时候才能现出原形。
“私人化”研究把学术当成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担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身份难以确立。通过对我国历代文学活动的个案研究,与境外、国外同行对话;既实现国际接轨,又保持自己的学术个性,是“私人化”研究追求的目标。
“私人化”研究容易走向繁琐考据,可能选择意义不大的研究课题。但或然不是必然。前辈大师的成功经验表明,有价值、有生命力的课题,恰恰多是产生在“私人化”研究的氛围中。
90年代,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种奇观:即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个人化”写作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私人化”研究,这两种“倾向”遥相呼应。它们不约而同,互为犄角之势,显示出中国文学更高层次的自觉,也同时成为非难的对象。
可以说,在我国,“私人化”研究的氛围远远没有实现。有学者把90年代的文学批评分为“四元”:一是服务型(又称工具型);二是科学型(又称学术型);三是鉴赏型(又称艺术型);四是大众文学批评。并指出四种文学批评均为“当今的中国所需要,谁也代替不了谁。”[16]既然如此,选择何种类型进行研究都应该是学者的自由。然而,总有人习惯于教训别人、规范别人、指挥别人。这是一种不良习惯,应当克服。中国文学研究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
 
总之,90年代的中国文学和文学研究,从总体上说是正常和健康的,毋需杞人忧天、痛心疾首。对文学的“边缘化”的叹息,体现了载道传统在文学回归自身时的彷徨失措;而对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的指责,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指挥失灵时的无奈。今后中国的文学和文学研究,大概会在90年代所昭示的方向上更加冷静、沉稳地走下去。
让我们拭目以待。
 
2001311日于中山大学寓所
 

 
 
 
 
 

注释:
[1]王光明等:《关于90年代文学批评的对话》,《山花》,2000年第10期。
[2]参赖大仁:《关于90年代文学转型》,《创作评谭》,2000年第2期。
[3]参《东方文化》2001年第1期“关于学术腐败”的一组文章。
[4]郭英德:《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5]钱穆:《中国文化特质》,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39-40页。
[6]许明:《转型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与文学》,《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
[7]许明:《作为科学的文艺学是否可能》,《文学前沿》创刊号,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8]《文学遗产》编辑部编:《世纪之交的对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24页。
[9]陈骏涛:《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描述》,《东方文化》2001年第1期。
[10]郭英德:《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私人化”倾向》,《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11]《“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12]赵敏俐、杨树增:《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2页。
[13]《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
[14]《文学研究》1958年第3期《致读者》。
[15]有关《文学研究》改刊名的详情,可参拙文:《从〈文学研究〉到〈文学评论〉──对一段文学学术史的回顾》,刊《东方文化》2001年第6期。
[16]陈骏涛:《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描述》,《东方文化》2001年第1期。

本文原刊于《东方文化》2002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踏谣娘》考源
下一条: ·[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