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综论
  作者:张泽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14 | 点击数:14479
 
第一、农业经济在古代国民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它的具体结构怎样?长时间以来,人们习以为常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了片面的理解。只重视研究生产关系、阶级关系,而很少关注经济结构,我本人也并不例外。强调官府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进而过分强调阶级斗争,严重冲淡了对经济结构内涵的研讨。近些年来,我缓慢地意识到这一缺陷,故对工商业与农业生产的写作,有意识地相应作了些调整。不能设想,谈农业经济结构,怎么能离开粮食和畜牧生产以及林业、渔业和粮食加工等等具体内涵呢?当然,它也不能脱离分配、交换、消费等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农业经济结构有较完整的认识。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首先是粮食生产,中古时期,社会上固然存在官僚、贵族等特殊人群的大地产,他们拥有众多田产,没有采用大规模经营,而是将土地分散给小农耕作。
小农经济是广大农村生产结构的主体,原则上是小农户自行支配土地和产品,自耕农如此,佃种他人田土的佃农在生产实际操作中亦复如此,他们在保证交租纳税以外,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独立自主地进行个体经营。以家庭为单位,或多或少拥有传统的农业工具,依靠自己家人的劳动,自主地进行生产,甚至耕织结合,以使自己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
由于小农经济自身的弱点以及政治和社会的诸多原因,往往导致他们贫困破产,以至流亡。不少流民来到山区、沼泽或边地,凭藉简陋的生产工具,通过辛勤劳动,又能在他处营建新的小农经济,维持简单再生产。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时间内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以个体小农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盛衰,往往是我国历史上不少皇朝盛衰的睛雨表。
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上不依赖市场。尽管我国商品经济出现较早,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却始终未能获得高度发展,以利促进社会的重大变革。这种认识是我国处理古代农业生产时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人口问题。人口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不过,人们进行生产,不能离开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一定的自然环境制约着人们的活动范围,并影响着人口的繁殖。因此,为了自身的生存,人们必须不断向自然界奋勇斗争,以便取得更多的收成。由是,人口发展通常与生产发展同步。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正是所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是很有道理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一定的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盈缩的状况。近十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多部人口史、移民史、人口发展史、人口与政区史,从各种不同角度探索了中国古代人口发展与分布的规律,人口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万紫千红,蔚然壮观。就笔者所见,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从有限资料中,对西汉人口的地理分布和人口迁移做动态研究,从中可看出西汉二百年间,全国人口布局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关联。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对唐代户口的自然结构与变动结构都作了细致研究,且从纵的方面考察了汉、宋间人口分布的特色,从横的方面剖析了唐代诸道乃至各道内部诸地区间的户口差异,从农业生产分区研究的角度看也是很得力的著作。关于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研究,也已有不少相关论著发表,并取得了不小成绩。不过,从我所关注的农业人口布局的区域研究看,其成果相对较弱。
第三、生产工具问题。人们进行农业生产,不管是处于什么水平上,都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这是区别人类生产劳动与动物觅食活动本质差别之所在。新古器时代有了农业,也就是人们已使用磨制石器、骨器、蚌器、木器从事生产劳动。可以说,离开了农具,便很难设想有农业生产。农具的生产与发展是和农业生产并行的。农业生产从整地、播种、中耕以至收割、脱粒,还有灌溉以至施肥等等,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农具。在各种农具中,整地农具最为基本。从耒耜发展至耕犁有个漫长的过程。1929年,徐中舒最早发表《耒耜考》,1959年,孙常叙出版《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分别对之做了专门研究。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考古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农具,《农业考古》杂志曾分类收编,笔者亦曾密切留意。秦汉以来,整地已基本使用铁农具。现今所出土汉唐间的整地铁农具,由于氧化腐蚀,易于判明其用途的并不多,而其出土地域分布又很不平衡。学者们对某些实物的定名也不很统一。中古时,国内各地交通大多不便,经济发展易受限制,很难轻易地判明中原某地使用的农具,在较远地区乃至边地是否也在同样使用。北方不少地方出土了两汉时的大铁犁,有人说只是用于开沟,有人说是二牛抬杠用以耕地。为什么六朝以至唐宋不再用这种大铁犁呢?有的学者依据各地出土零散实物,撰《汉代耕犁之构造》,说犁架有了犁床、犁辕、犁箭、犁铧、犁鐴(镜),以畜力牵引,且用肩轭,以牛辔、牛环导牛。如果真是这样,汉代耕犁除犁辕较长,且未见有犁盘外,已难说它与唐代后期的江东犁有多少差异了。它与六朝时的数种耕犁不知有具体何差异。事实上,唐人陆龟蒙《耒耜经》所述江东犁,(注:《全唐文》卷801陆龟蒙《耒耜经》:“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第8417页。)(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1《乃粒·稻工》:“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借牛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页。)说明有了铁犁后,仍有称犁为耜者。宋应星为明末江西奉新人,吴郡苏州府,正是唐人陆龟蒙所述江东地区。)其部件数量和结构记载都很明确,可是已有几位行家各自据以复原的耕犁图象就互有若干出入,且难以轻易判断是非。世人皆知,中古时的工具改革进展缓慢。从两汉六朝以至唐五代,耕犁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有着那些较大的差异呢?至少在目前,颇难找到有力的资料以做出明确论断。农具式样多,变化大,日常所用犁、犁镜、锄、䦆等,品种繁多。1963年,刘仙洲出版的《中国农业机构发明史》,主要从机械学方面科学地说明农机的原理。20世纪50年代,荆三林的《中国生产工具发达史》,80年代,犁播的《中国古农具发展史》,都是断代为编,并没有分地区介绍各地颇有特色的农具。耕翻田地是整个种植业的基础和前提,它有别于刀耕火种、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决不能等闲视之。只有对各类农具的创造与改进,及其在各地推行的国内具体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尽可能少说空话,多一点实证,才能使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研讨不至于行文空乏。非常遗憾,截止目前,还只能对各种农具作一般的说明,分地区去做翔实具体的讨论,尚缺少必要的足够资料。
第四、农田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从农业创始以来,就离不开水利。南方粗放的火耕水耨耕作方式缺不了水,北方旱地农作也不能没有水。可以说,农业的每一个进步都包括了农田水利发展的积极成果。《史记·河渠书》历记自上古以至西汉时的农田水利工程。凿井、穿渠,以兴灌溉;都江堰与郑国渠,致秦富强,卒并诸侯。《汉书‘沟洫志》记武帝言:“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农田水利之功大矣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玉堂]楚与邻国及域外的商品贸易关系
下一条: ·[张泽咸]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
   相关链接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吕乃华]现代农业下的“三农”文明调查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穆昭阳 颜磊]赣南客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问题探讨
·[牛钧鹏]敦煌讲史变文所见唐代民间文化合流现象探析·[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
·[海力波]从《庐江民》看唐代志怪中的祆教仪式·“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张瑞娇]文学共情与节日定型:从《全唐诗》看唐代中秋节俗
·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李斯颖]盘瓠神话与其多元化仪典演述探析
·第二届钟山民俗学青年论坛暨第十二届江苏(南农)民间文艺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暨摄影作品展通气会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中国农业博物馆拟建“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数据库·我国4个项目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