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陈连山:作客中国新闻网解读春节文化
  作者:陈连山 中新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18 | 点击数:18816
 

  第二部分:放假相关

  1、对于公众来说,春节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放个长假。但有专家表示,中国应学习日本,将春节放假减为像其他传统假日的一天,元旦放假增为七天。将一应春节习俗挪至元旦。同时恢复劳动节七天假。这样一年就有五一、暑假、十一、新年四个间隔较合理的大假期。现在这样扎堆辛苦,头疼回家,同时中国人从12月份到2月份都处于半放假心态,严重不适应商业社会效率和年度规划。您是否也认为现行的法定假期不是十分合理,从保护传统节日的角度出发,是否需要做一些改动?

  答:不客气地说,这种设计食洋不化,而且愚昧无知。说他愚昧无知,因为这不是新发明,类似设计民国时期早就有过,而且彻底失败。1912年,他们剥夺了农历年的名字“元旦”送给公历年。老百姓不买帐,照样过农历年。当时的政府想用公历年彻底替代农历年,不放假、强迫商家营业、禁止鞭炮等等。没效果,不久就被迫停止。现在差不多一百年过去了,这个假“元旦”仍然无人理睬。被贬称“春节”的真元旦历经磨难,照样红火。我看这些历史教训总应该知道吧?

  说他食洋不化,因为他只看到东洋日本成功地用公历取代了农历,就想模仿日本。但是,日本的思想文化与中国不同。日本可以彻底废除阴历,在中国无法废除阴历。因为中国文化以阴阳哲学为核心,我们的历法体现这种哲学观念,是阴阳合历,历法制订同时兼顾太阳和月亮的视运动。

  日本当时学习中国文化就学得不好。学得好的是韩国。目前,韩国依然把春节作为第一大节,放假三天。在这方面,我们为什么要学日本这个东洋国?

  2、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从尊重民俗的角度看,应该将现有的春节假期延长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您觉得这样可行么?曾有政协委员建议将“元宵节”也列入法定节日,您怎么看?

  答:不现实。假期太长了,影响生产。虽然口头上说,春节到正月十五才完全结束。但是,即使在古代,初五以后就开始干活了。以唐代《假宁令》为例,那时候最大节假日是“元日”(即春节)和冬至,也只是放假七天而已,节前三天,节后三天。

  元宵节列入法定假日放假一天当然也可以。不过,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可能效果不好。因为北方太冷,夜里出外观灯,会冻得难受。

  第三部分:传统节日的保护

  1、很多人都感觉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您是否这样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答: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个人的主观感受。我们一般说“年味越来越淡了”,都是根据自己小时候的感觉与今天的感觉比较说的。这可能是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异造成的。儿童不用为节日忙碌,又天真,所以对节日的印象更加美好。大人要忙年,同时有老气横秋,缺乏童心,自然感觉“年味淡”。其实客观地说,近几年的年味比文革时代强多了。年画、对联、鞭炮越来越多。

  第二个原因,客观的社会变化。过去生活水平低,只有春节可以吃到好东西,穿上新衣服。自然感觉强烈。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平时的食物、衣服都很好,显不出春节衣食的好来。所以,感觉似乎差了一些。例如,过去春节才能吃上饺子。现在饺子成了方便食品,超市随时卖。有些人甚至吃烦了。这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发展——我相信未来人们会创造出更好的过节民俗。

  2、有人认为,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除了传统饮食延续至今,许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内涵及习俗已逐渐被人们淡忘,年轻人尤其知之甚少。还有人戏言,端午是“粽子节”,中秋是“月饼节”,元宵是“汤圆节”。在商家一轮又一轮的促销大战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商机,而不是文化。您觉得这样去描述传统节日的现状是否准确?

  答:现代知识分子以科学的名义,以政治的名义不遗余力地破坏传统民俗,破坏了一百年。所以,百姓淡忘了传统节日的涵义很正常。说端午是“粽子节”,中秋是“月饼节”,元宵是“汤圆节”大体准确。可是,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文化意义的追求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的。到书店看看节日文化方面成百上千的书籍,就知道百姓对于文化意义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其实,当我们抱怨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时候,正是在追求节日文化。

  当全社会正处于文化恢复阶段的时候责怪商家缺乏文化,是不公平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万鹏 张士闪:热爱生活能营造出浓郁的当代“年味”
下一条: ·王蒙:中国历法不比公历低一头 春节用不着申遗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