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艾克恩 主编:《延安文艺史》
  作者:艾克恩 主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24 | 点击数:8051
 


  书摘

  延安时期的文艺理论,是在中华民族为拯救自己,抵御外族入侵的大搏斗、大觉醒的岁月里发生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它植根于民族的新生活的沃壤之中,是一种散发着时代气息和民族意识的新的文艺理论。

  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陕北这块贫瘠、荒凉的黄土地上的时候,他们面临的迫切课题是如何拯救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的沉重脚步声叩击着每个共产党人的心。时代在召喚,民族在呻吟、挣扎,也在怒吼。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率先提出并申明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与斗争精神指导当前的民族解放战争事业等重要决策。延安文艺理论与批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有着鲜明而自觉的党性原则与阶级意识。延安文艺理论研究活动,有着突出的实践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许多理论文字,都是有感而发,针对某一文艺现象,甚或某一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写;在倚重这类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评论的同时,延安文艺理论还极富现实感地研究、探讨、解决了有关文艺发生、文艺本质、文艺创作、文艺接受、文艺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延安时期的这些广泛的理论批评与理论建设活动,洋溢着浓烈的革命热情,充满了一往无前的锐气和活力,既无陈腐的学究气,也没有浅薄的八股腔。在清新、平实而又盈溢着激情的新型理论文体里,涌动着一股鲜活的精神。检视延安时期的文艺理论文章,便不难发现,它们并不是演绎抽象的文艺定义,也没有形而上学地来界定文学的本体特性与特质,而是按照时代的要求,按照党在抗战时期的中心任务来规定文艺如何与之配合、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这在当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大敌当前,整个中国处于外侮内患之中,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切工作都要以抗战为中心,以救国救民为目标。在这种情形下生长和建构起来的文艺理论,当然也不能例外。这正是延安文艺理论发端的历史确定性和现实合理性。

  后记

  这本专著,是198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由该院前党委书记苏一平任顾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当代文艺研究室主任艾克恩研究员任主编,河北师范大学的延安文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者孙国林和曹桂方任副主编,并得到了张庚、王朝闻等老一辈延安文艺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李希凡和科研处以及河北师范大学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当代文艺研究室艾克思、曾芸、丁忆帆、张源坤、杨劫、胡月平、河北师范大学的孙国林、曹桂方(均为特邀),以及梁济海、刘西普、王增辉等11人。具体分工是:绪论:由孙国林撰写。第一编:第一章:由曾芸撰写。第二章:前四节由艾克思撰写,第五节由梁济海撰写。第三章:由曾芸撰写。第四章:第一、二节由了忆帆撰写,第三节由孙国林撰写;第二编:第一章:由杨劫撰写。第二章:由刘西普撰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由孙国林撰写,第三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由曹桂方撰写。第四章:由刘西普撰写,第五章:由梁济海、艾克思撰写。第六章:由张源坤撰写。第七章:由王增辉撰写。第八章:由胡月平撰写;第四编:第一章:由张源坤撰写。第二章:第一、二节由艾克思撰写,第三、四节由孙国林撰写。第三章:第一、二节由杨劫撰写,第三节由艾克思撰写,第四节由孙国林撰写。第四章:由艾克思撰写。“延安文艺大事记”由孙国林编成。全书编写提纲由孙国林、曹桂方编拟。

  本书从1988年4月立项并分工撰写,经历了多次讨论和修改,至1993年7月完稿。后因艾克思出国、病逝等原因,未能定稿付梓。后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老延安黎辛同志不辞辛苦,认真审读了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又由孙国林、曹桂方对全书作了一次认真修改。至2008年元月,书稿打印出来后,孙国林、曹桂方又花几十天时间,认真作了一次校改和统稿。出书过程中得到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与副院长张庆善以及科研处马盛德处长的关心与支持,又蒙河北教育出版社鼎力支持及张天漫和伍立君同志热情相助,方得以付梓。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那段辉煌的历史过去六十多年之后,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7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国终于有了第一本《延安文艺史》出版。从而,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为了解和研究延安文艺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我们感到不安的是,尽管那段历史在文艺上所取得的成就极为辉煌且丰富多彩,我们也十分认真努力地进行了研究与撰写,但由于许多史料散失于战火之中,不少相关当事人故去,加上我们的调查研究不够与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着不足与不妥之处。我们恳请老前辈、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任兆胜 胡立耘 主编:《口承文学与民间信仰》
下一条: ·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
   相关链接
·[李战刚]上海延安路高架立交龙柱传说田野报告·[段恺]从边缘到中心:延安文艺的民间文化资源重塑
·延安大学举办第七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毛巧晖]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杨静]延安地区农村丧葬礼俗考察·[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
·陈彦:中国戏曲现代戏从延安出发·[孙国林]延安时期文艺期刊风采再现
·草根学者贾芝:一只飞鸣的播谷鸟·[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
·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延安文艺史的专著正式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