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
——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0 | 点击数:19943
 
二.《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一文的方法论意义
刘魁立写作《民间叙事的生命树》的最初目的,是出于对民间故事类型学分类标准的学理探讨。他在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的过程中,意识到传统的AT分类法作为一种经验分类,已经远远无法囊括亚洲甚至中国现有的民间故事类型,也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编撰一种新的、比AT分类法更科学有效的类型索引已经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刘魁立早年留学莫斯科大学,他曾坦言受到普罗普和索绪尔的深刻影响。在刘魁立的设计方案中,他试图在共时的平面上建立一个纯形态学的逻辑分类标准,努力阻止故事的历史、文化等非逻辑因素向分类标准的介入。于是,他选择了通过个案分析,来解剖类型故事的内部结构与结构关系。并且通过对这种结构及其关系的分析,来阐明其形态学的分类思想。但是,刘魁立这一工作的最终成果所显示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大大超越了类型学本身。
我们先从《生命树》一文的方法论意义上来进入讨论。
首先,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进路上,刘魁立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划定了清晰的边界。
1.在研究对象上,严格限定了选材的标准和范围。
为了要解决民间故事分类的实际问题,即要把现有的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文本材料按某种标志加以清理和归纳,我就不能不根据这一工作任务的需要,使自己的出发点和工作准则简单化和封闭化,选定一个单一而具体的标准。[12]
在个案选择这一问题上,顾颉刚是“偶然”发现了“孟姜女故事”的变异与迁流,而刘魁立之所以选择“狗耕田故事”作为自己的研究个案,则是反复权衡之后的必然选择。
刘魁立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主要由哪些材料所构成?它又靠什么因素来组织材料?在这些材料中间,哪一个是重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围绕这些问题,他必须在浩如烟海的故事集成中选择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而自己又比较容易操作的研究个案。而“狗耕田”这一故事类型,既能满足情节相对比较单纯的要求,又能满足异文比较丰富的要求,自然是比较理想的研究个案。
为了避免对异文数量的漫无边界的无限追求,他决定严格划定对象范围的界限。他采取了以地域为单位的整体抽样研究方案,从材料来源上把研究对象限定为:“仅仅考察这一类型在一个具体省区(浙江)里的所有流传文本的形态结构。”[13]这一限定不仅达到了抽样的目的,而且有效地把异文背景限定在了相对同质的民俗文化区域之内,使得研究成果更具逻辑合理性。
2.在研究进路上,严格坚守了共时研究的原则,与历时研究和文化研究划清了界线。
与历时研究的界线:
我把这里的研究仅仅限制在共时的范围内,并不期望得出关于这一类型作品历史发展过程方面的结论。[14]
为了研究故事间的内在的形态关系、抽绎出决定故事类型的主要矛盾,他就必须把构成形态关系的各种因素置于同一个共时的平面上进行考察,为此,他必须保证不使历时性的思考介入研究过程。他说:“我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告诫自己要暂时放弃对故事生成和发展的脉络、以及这一故事类型演化过程的推断。”[15]
与文化研究的界线:
(对于故事的)文化历史内涵的研究,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不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问题。[16]
对此,他在给稻田浩二的信中做了大意如此的解释:无论使用什么标准来进行故事分类,这种标准都必须是惟一的,而不允许是多重的。为了坚持标准的一贯性,他决定从中选择最具操作性的标准,也即结构形态的标准。这样,他就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回避关于故事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或者说人类学的探讨。文化意义与文化想像一样,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和偶然性,排除文化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即排除了主观性和偶然性,使得该项研究更具有逻辑一致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金文]树立学术批评的科学意识
下一条: ·[萧放/陈纹珊]中国民俗文献史的整理与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
·[周争艳]民间文学遭遇形式论——普罗普的故事分类方案·[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
·[石子萱]试析普罗普的“回合”概念·[林安宁]基于共时研究的傩定义与范畴新探
·[陈岗龙]灰姑娘的两次婚姻·[万建中]构建以“讲述”为中心的故事学范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